●李荻:在应用数学还是语言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存在一个困境,即如果应用语言,容易不精确,但如果应用数学,则受到数学发展的限制,一般只有在良好性质的假设下才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结论(甚至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结论),所以容易为了得到结论而设定假设,而这样的假设很可能与现实差别很大。因此我想问,如何平衡“不精确的准确性”和“有偏差的精确性”的问题?
■林老师:首先,我认为语言也可以很严谨,只是大部分人用得不严谨。其次,标准都是一样的,无论用语言还是数学,都要求内部逻辑一致,一环扣一环,而且推论必须和所要解释的现象一致。用数学必须把所有条件说清楚,推导一步紧接一步,自己比较不会不严谨,别人也容易检查是否不严谨,有它的优点。但是确实像你说的,用数学也有一定的代价。例如,如果预算固定,价格下跌,那么对某一商品的需求会产生两个效应,一个是相对价格效应,另一个是收入效应。相对价格效应必然是正的,但是,收入效应可以是正的(一般商品),也可以是负的(例如吉芬商品)。所以,除非经济学家自己对这种商品的收入效应的特性作了事先的规定,否则,单从数学模型来说,价格下跌对这个商品需求的影响是正是负是无法确定的。如果经济学家能作这样的事先规定,代表经济学家即使不用数学也已经知道价格下跌对商品的需求的影响,那么使用数学和不使用数学其实没有什么差异,因为两者靠的都是经济学家的直觉判断。而且,经济学家如果能够对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好的直觉判断,那么经济理论无非讲有关的决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作了决策者自己认为是最好的选择,要考虑的主要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决定决策者的选择范围)和相对价格效应(相对价格效应决定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用语言也能把这个选择的逻辑讲得很清楚、很严谨。其实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数理模型的论文,都是必须在前言或是结语中把数理推导的逻辑用语言重复说明一遍的。我认为,不管用语言或用数学都不能有“不精确的准确性”和“有偏差的精确性”。如果像你说的,为了得到结论而设定和现实相差很大的假设,那么,这样的理论模型即使主要的结论和要解释的经验现象是一致的,模型的其他推论也会被其他经验现象证伪,一个理论模型只有在各种推论都不被已知的现象证伪时,才是可以被暂时接受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