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巴金的轻和重(5)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不笑的巴金已在我的心中定格成世纪的雕像,坚毅如大海边的岩石,挺拔如高山上的青松。

巴金不笑,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中华民族百年的苦难;巴金不笑,是因为他敏锐洞察了茫茫人世间的魑魅魍魉;巴金不笑,是因为他的心尖上时时滴着鲜血;巴金不笑,是因为他永远沉思在历史长河间;巴金不笑,是因为他头脑冷静,不盲目乐观;巴金不笑,是因为他嫉恶如仇,仗义直言。

巴金虽然不笑,但它的笔下热情如火;巴金虽然不笑,但他的胸中涌动着炽热的熔岩;巴金虽然不笑,但他对小人物从不俯视,从不看轻;巴金虽然不笑,但他对万千读者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恩;巴金虽然不笑,但他虚怀若谷,有容乃大;巴金虽然不笑,但他的心永远和人民一起跳动!

百岁巴金是中国文坛的骄傲,百岁巴金是中国人讲真话的丰碑,百岁巴金是世界亿万读者的幸福。

现在想想那些年的交流,用一句话说,对年轻人很“给力”。那时,其实我并没有深入分析与名家交往对我的影响,就像把自己扔在金子堆了,我却苦恼找不到金子,想想,真是愣青一个。

尽管巴老已经很老了,但并没有妨碍我们交往。

1985年4月6日上午,老作家孔罗荪夫妇到巴金下榻的北京饭店看望巴老。当时只有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和笔者在座。现根据笔者当时现场的记录,整理如下。

夫(孔罗荪夫人,下同):文学馆您也去了,有哪些不合适,请提出来。

巴:要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料,必须有现代化的新馆,这就需要搞到地皮。

夫:现在总算有了个基础。

巴:罗荪,你现在身体还好吧?

夫:他腿不行,出门没车子不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