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从微观到宏观:GDP走过的路(4)

在库兹涅茨提出GNP这个概念7年之后,发生了“珍珠港”事件,这促使美国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出突然,经济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生产、满足战争所需”成为了美国的首要目标。多亏了西蒙?库兹涅茨,使美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工具,使其完全能够适应如此巨大的经济转变。政府很快收集了全国生产铝、钢铁、电力、橡胶、铜、发动机、汽车及其他商品的具体数据,以此来制订计划,分配资源,建造船只、飞机、炸弹、坦克、轮胎和枪支。美国积极地调动了私人和公共投资,生产规模超过了当时(1941年12月)难以想象的水平。这些独特的宏观经济指标和生产数据不仅帮助美国渡过了大萧条时期,而且还帮助美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GNP是创建20世纪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之一就是它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GNP来表示经济产出,库兹涅茨确实可以为之自豪。然而,创造者往往都比使用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发明物,库兹涅茨也知道GNP的局限性,他提出“我们不能用GNP来推断一个国家的福利状况”,以此来警告大家不能过分依赖和使用GNP。

但是,库兹涅茨已经成为了历史。

不过,GNP可没有淹没在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首要经济目标不是恢复就业,而是提高GNP,总统、国会、媒体、经济学家以及普通百姓都把GNP视为国王。尽管库兹涅茨曾经警告大家不要过分依赖GNP,但政府还是用GNP(如今用的是GDP)来衡量美国的经济和福利。而且,此后的每任总统都把提高GNP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