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是怎样炼成的:李勣传》第四章 辅佐世民(3)

这封信的内容在后世被反复地引用,尤其是“隋末离乱,群雄竞逐,跨州连郡,不可胜数”这句话,简直成了形容隋末的经典台词。此信的全部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先说瓦岗军,在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军曾经拥兵数十万,席卷中原,占据大半个天下,可结果怎样?还是败于王世充之手,强盛一时的瓦岗也随之土崩瓦解。魏徴这么写是要说明“神器之重(指皇位)自有所归”,让李勣自己别惦记这位置了,惦记也是白惦记。

第二,魏徴小小地捧了李勣一下,说李勣“据守一隅”,竟然使得窦建德、王世充不敢进犯。那是因为他们想招揽李勣,才没有来进攻,如果李勣想长久地保持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应该投靠一个好的主公,“然谁无善始,终之虑难。去就之机,安危大节。若策名得地,则九族荫其余辉;委质非人,则一身不能自保”。所以,这样安身立命的大事应该慎之又慎。

第三,你现在据守的黎阳是四战之地,搞不好会出大问题的。早晚都要和黎阳周围的割据势力作战,到时候没人会来救援,现在如果错失良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勣当然明白这些,再三考虑之后,李勣认为降唐时机已成熟。这时李勣又表现出政治的敏锐。他对自己的幕僚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已归降李唐,现在这里的人口和土地都属魏公所有。我如果献表给李渊,就是利用主公的失败,让它成为自己的功劳,为自己邀取荣华富贵,这点我深感为耻。我要把黎阳人口、钱财和土地等登记在册,交给魏公,由他献给李渊,这就是魏公之功劳了。”高!实在是高!李勣在这上面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成熟。因为李勣毕竟是瓦岗寨的残余部队,虽然李渊招降了他,可心里肯定对李勣有一丝疑虑,李勣这么做,李渊肯定会认为李勣既然能忠于李密,也会忠于自己。李勣这一招无形中把自己忠义形象塑造出来,不能不让人佩服。李勣不愧被民间列入千古三大智囊之一。

果然,李渊见李勣使者来长安请降,却无表献给自己,只有启呈献给魏公李密,李渊感到十分奇怪。就在李渊大惑不解的时候,郭孝恪出来把李勣的意思原原本本告诉了李渊。李渊十分开心,叹息道:“徐世勣(即李勣)不背德,不邀功,实在是个纯臣啊!”随即下诏,封李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后又改封曹国公,赐国姓,这就是李勣本姓徐却叫李勣的原因。李勣名字中原有一“世”字,后来为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世”就被去掉。又令李勣总统虎牢以东兵马,抗拒王世充,赋予他在所得州县选补官员的权力。李勣的权力已相当于王侯,后世也有一个人取得和李勣一样的地位,可最后却被皇帝所杀,那个人叫——年羹尧。李勣为什么没有像后世的年羹尧一般,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全赖于其为人的低调,这点我们以后再讲。

就在李勣准备为新东家打拼时,他的老东家李密举旗反唐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