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爱情》书评:比电影更美的爱情(1)

比电影更美的爱情

--评《第四种爱情》

当翻开《第四种爱情》时,脑子里始终盘旋着一个疑问:什么是第四种爱情?它是哪一种爱情?封面上影影绰绰、欲说还休的文字非但未一语道破,反而更吊足了人的胃口。小说拿在手里,清新之感自有一番韵味,这在当下的爱情小说中走了讨巧的路线,文艺、脱俗、略带一点忧伤--但它的故事可不是如纯净水般清甜无杀伤力,也不属于治愈系--若是那样,又何必叫做第四种爱情呢,这爱,已经注定不同寻常。

一本书,六个故事,六段爱情,六种爱情。第四种爱情是勇敢的,是纯粹的,是把外人的审视、世俗的眼光和个人得失都抛到脑后的爱情,在第四种爱情中不计较结果,它只是爱,只让这呕心沥血般的爱成就瞬间的永恒。既然如此,何种情节上演,何种情痴登台也就都不足为奇,一切只是为爱而爱,足够疯狂,也足够刻骨。一本书如同一段路,如同一出戏,随戏中人历经坎坷悲欢,和戏中人尝尽情爱甘苦,一路读下来仿佛自己也爱了一回,或者,仿佛自己也回到了某个遥远的时光中,又见到了某个人,再续一段梦里仍余音未了却未曾上演或不能上演的爱恨情仇。

《第四种爱情》具备了一段爱情带给人的所有感官感受:青涩,温暖,猜疑,失落,激情,痛彻心扉,委屈,错过,遗憾,离经叛道……它真实但不让人觉得赤裸裸,它唯美又不是在隔靴搔痒。它介于现实和虚构之间,既能嗅到每日最稀松平常的烟火气,又经常会在以为“这就是每天上演的事情了”的时候突然让你恍然失神,好像掉到了某个作者精心搭建的时空布景中。布景,没错,作者所架构的并非天马行空的环境,而是似舞台似电影的遥远又鲜活的特定空间。

《嘤嘤细雨》讲了一个小女孩、钢琴与男人的故事。嘤嘤童年时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变故--父亲去世,此时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和一首钢琴曲成了温暖她凄凉童年的光,然而为了靠近这光,得到这光,她却从此付出了整个青春的代价。那首弹给嘤嘤的《雪绒花》,忧伤凄婉,如泣如诉,那旋律仿佛穿越了时空,带你回到了《海上钢琴师》里1900的客轮。那也是一个与钢琴相依为命的人,他的生活单纯、充实,客轮和钢琴就是他的全世界。直到有一天,他弹琴时无意中瞥到舷窗外走过的一个少女,从此他一切都被抽空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