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的改变

沟通中出现问题,除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外,家庭结构的改变也是不容忽视的。

20世纪60年代,一个家庭中,除了父母以外,一般都有四五个孩子,且相隔的年龄大都只有两至三岁,当父母和孩子沟通时,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

身处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孩子的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容易与人相处,兄弟间虽然会有争执,只要互相忍让,问题很快便会解决了。这些孩子在家中大都能学到互相合作、互相照顾和体谅,因而其社会性亦会相应地加强。

21世纪的今天,大部分家庭都只生养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提高其自我评价、有较高的实行力,而且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竞争下,不会导致吹毛求疵的性格,他们的性情一般会较为稳定。就坏处方面而言,孩子会很容易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贯彻自己的意愿时,绝不理会别人提供的意见或批评,导致独断专行的行为。

独生子的另一个问题,是容易依赖父母,一切以父母的意见为依归,孩子缺乏自决能力时,父母便乐意为孩子做事,导致父母与孩子间互相依赖。过分对孩子保护和溺爱,很容易造成“不断奶——长不大”的关系,待孩子成长后,便会在沟通中出现很多的问题。

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每个孩子虽然有其个别差异的地方,但父母仍可以吸收育养老大的宝贵经验与心得,重施于老二或老三身上,至于失败的地方则加以改正过来,避免重蹈覆辙。

假若是独生子女,父母在教养方面无从比较,也没有育儿经验,往往会将全部爱心和时间倾注在孩子身上,造成过分保护和溺爱的现象。当孩子成为父母唯一的希望与寄托时,父母不希望孩子有任何被伤害或行差踏错的事发生,因此做每件事都以孩子为中心,尽量迁就及迎合孩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且不顾他人感受的性格。当父母发现自己的育养态度有偏差时,孩子的自我形象已经发展完成,要重新管教,就为时已晚了。

由此不难看出,家庭结构也是造成和孩子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