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练兵,练兵(1)

第一节  甲午有片飘零的云

袁世凯在日清战争之后,随着军队的解散,他整日徘徊在京津之间,无所事事。恰逢李鸿章商议《 马关条约 》回国,李鸿章的书记官就开始编写李鸿章和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之间的谈话,清朝的报纸也报道了很多李鸿章的日记。清朝朝野上下,看到日本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都认为袁世凯是个人才,于是袁世凯三个字也就为人们所熟知。想网罗人才者都想一睹其人。袁世凯知道自己名声在外,也希望有所建树。清朝在战争中刚失败的时候,有两三个老臣想为国家寻求贤能,就在两宫面前保荐袁世凯的才略,不久袁世凯就被召见,皇帝详询了时事,袁世凯的对答也切中肯綮。袁世凯自负地认为自己此次必定得到皇帝的重用,就连旁观的人也觉得袁世凯此次必定会被皇帝特别赏赐。不料在召见之后,清廷只把他安排到军务处。袁世凯大失所望,于是天天奔走于王公贵族之间,但是仍没有起到效果,时间久了,军事结束了,军务处也就不能存在了,哪里还有什么差事呢?袁世凯心灰意冷,加上几个月来奔走应酬,经济极为艰难,负债累累。当时西洋人和清朝人做生意的时间还不太长,因为言语不通、情形不熟,所以雇佣了很多清朝人做经理。经营洋行的人又必须和官场的人很熟才能把生意做好。凡是充当西洋人洋行经理的人,清朝人都称他们为买办。清朝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和军械都仰仗外国人,因为清朝没有能力制造这些装备和军械,即便现在也是这样。充当买办的人,常常居中收利,有暴富到数百万的人,袁世凯因为仕途得不到升迁,就寄希望于求富,他非常羡慕买办这个行业。恰巧有个西洋人打算在天津开设关于武器装备的洋行,打算聘用熟悉官场的人担任买办。因为当时清朝战争刚刚失败,海军战舰、陆军的军备器械都必须依赖于洋人,外国人认为这是个有利可图的大好时机,所以争先恐后,竞相开设洋行来招揽客人。袁世凯想来应聘买办,无奈需要交保证金数万元,当时他两手空空,所以也只能无可奈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