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该书的著者是日本的一个等级低下之人,浅薄没有文化,三十年来往返于日本、清朝、韩国三国之间。审视如今东亚的局势,清朝已经到了需要防患于未然的时候。清朝的患从何而来?一是因为政教混合,所有人都只会附会强权;一是因为重视古人,所有人都自甘愚昧,不去研究事物的科学道理,只是追逐一些空洞浅薄的文字,于是便造就了这样一帮麻木不仁的官吏。英国前使者威佗玛曾说:“清朝的政界,就像那五十年没有洗过的马厩。”这些话说得是多么直白啊!看在清朝和日本是邻邦的份上,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唤起与我们属于同洲同种同文的友邦。

天下没有百年不变的道理:人们的居住场所从巢穴变成了宫室,绳索变成了衣帽,井田变成了阡陌,封建制变成了郡县制,专制变成了立宪制和共和制。欧美的流行趋势是追求世界大同,为了保持世界和平,各国共同设置了海牙公会。最近的学者尤其喜欢倡导消除兵制,可以说,文化发展的机制就在于与时俱进。清朝这个号称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旦舍弃了自己现有的制度,效仿别国的制度实行维新变法,谁还会说清朝是不合时宜呢?然而如果变法只是名称变,而实质不变;或者早上变,晚上又变回来,这样只能会造成朝野动荡。这就好比坐在一个没有舵的船上,那是多么恐惧的事情啊!追溯清朝近二十多年来的内政外交,关系到清朝兴亡的关键事情有以下几件,分别为:甲午之战、戊戌政变、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丙午年五大臣到国外游历考察政治及袁世凯倡导立宪。

上面说的这几件事情是相继而起,因果相生的。欧洲学者说:经过一番破坏之后,必定有一番建设。不料清朝的现状却是一个反例。甲午一战,就让清朝上下乱成了一锅粥。我在这里不想炫耀我日本国的强大兵威,只是想说同种同文相残的惨剧。如果不是因为清朝人自大、目中无人,这场战争又怎么会发生呢?

两国和谈达成之后,清朝朝野上下依然只顾尽情玩乐。南海康有为知道国家即将灭亡,于是大力倡导变法图强,清朝皇帝接纳了他的看法,并对他赞赏有加。变法数月之间,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往荒废的事业都蓬勃发展起来了。然而突然发生的政变,令谭嗣同等六君子身首异处,康有为一党流亡国外。这是一场可以用来纪念的党祸。清朝皇帝的早朝刚刚结束,他勤政爱民的愿望就已经变成美好的泡影了。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因国事滞留在横滨,便用他的满腔热血出版了《 新民丛报 》,以期唤起国人的灵魂。但是顽固的旧势力布满了朝廷,他们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痛恨,就如同蛆附着在骨头上一般。他们想把康有为、梁启超从国外押解回来,但是国际公法又不允许。于是顽固派打算对康有为、梁启超实行刺杀,但是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做这件事。顽固派因怒成痴,因痴成妄,排外的念头更加强烈。明明知道自己的势力不敌外国,但还是宁愿相信邪说,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义和拳身上。清朝这个垂危弱小的国家竟然敢于挑衅全球,做出了只要不是同种一律铲除的荒唐举动。清朝当权者的雄心伟略,真是比法国的拿破仑还要高万万倍啊。等到六国军队一来,就落得京津先后沦陷、两宫向西逃亡、百姓生灵涂炭的悲惨下场。虽然联军表现得非常克制,很轻易地就和清廷达成了和平协议,清廷也通过支付四亿的赔偿款,化干戈为玉帛,但是庚子事变给清朝造成的巨大伤害,却是很难抹去的。

和议成功之后,皇帝又重新回到皇宫,京津退还给清朝,联军也撤退了,但是俄国却开始肆意侵蚀清朝,东北三省又变得岌岌可危。于是日本仗义出兵,成千上万忠肝义胆的士兵,血肉横飞,帮清朝争回了土地,但清朝又想坐收渔翁之利。日俄的协议刚刚签订,日本和清政府的谈判又开始了。清政府无计可施,只能下诏,让五位大臣出国考察外国的政治,袁世凯因势利导,首先倡议立宪。袁世凯的倡议有如凤鸣九霄,惊得所有的鸟儿都收敛了翅膀;狮吼大陆,吓得所有的百兽都屈膝臣服。有评论者说,清朝屡屡遭受失败的打击,我们在变法之前对康有为变法结果的判断,现在看来可以说是不差毫厘,当年种下了善因,将来也必定可以收获良果。如今人们殷切地盼望国家得到治理,犹如久旱逢甘霖,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又将看到袁世凯上演下台的闹剧了。

我因此深深地感叹:闭关几千年,经历了多次的治乱兴衰,但风俗却没有丝毫改变的国度,非清朝莫属。说起进化论,大家都以欧洲为中心。在16世纪之前,暴君污吏,哪个不是草菅人命,实施专制,称雄一方。等到17世纪,一下子就演变成了宗教竞争的时代,到18世纪又变成了君民竞争的时代,19世纪变为科学竞争的时代,如今的20世纪则成了通商殖民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愈加剧烈,社会就愈加文明。唯独清朝奄奄一息,毫无生机。当官的好似圣人,人民犹如蝼蚁,天然的阶级对立无法逾越。这和近世的文明之国相比,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即使改革果真能够实行,贵族大臣、官吏衙役,无不从中作威作福,合力破坏,若能侥幸生存,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私有的财物。康有为、袁世凯都想以少数抵挡多数,不惜将自己投身于漩涡之中,即使是有灭顶之灾也毫不后退。我以我二十年的新闻记者经验,以自己见到的和听到的……( 按:后缺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