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03 免费的历史(14)

充裕的盲点

显然,朱利安·西蒙赢得了赌注。但是,我们更容易关注资源贫瘠的特性使得我们会忽略生活中出现的充裕物资,玉米就是很好的一例。问题在于,一旦某种物资变得非常充裕,那么我们就容易忽略它,就好像我们根本不在意正在呼吸的空气一样。人们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情况下的选择”的科学是有道理的,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你根本无须作出选择,你什么都用不着多想。

已故的科罗拉多大学工程系教授彼得·贝克曼曾指出:“中世纪时,在欧洲的一些内陆地区,因为盐是非常稀缺的物资,因此人们经常把它视为和黄金一样可以流通的‘货币’。不妨再来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盐现在只不过是你在餐厅吃饭时免费提供的调料而已,盐实在太便宜了,根本没人会在意它。”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等变革性因素使得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影响了世界各国。如今,衣服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如此低廉,很多人穿几次就不要了。1900年时,美国一位男士最普通的衬衫(用的布料、做工和T恤衫差不多)批发价为1美元左右,这在当时价格不菲,而且到零售商那里价格还会再抬高。因此,当年平均每个美国消费者只有8套衣服。

如今,T恤衫的批发价差不多也是1美元,但是如今的1美元只相当于一个世纪以前4美分的购买力,也就是说一个世纪前买一件T恤衫的钱现在可以买到25件。如今,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穿破旧的衣服了;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找到免费衣服穿要比找到免费的浴室和洗衣机更容易,因此他们甚至把衣服当作一次性用品,穿过就扔了。

在20世纪,大家每天最能切身感受到物资充裕的就是塑料了。它几乎让大家感觉由原子构成的原材料是不要钱的,而且它延展性那么好,几乎能做成任何物品。塑料这种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把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压低到了近乎为零。塑料不需要切割、用机床加工、着色、塑型或是压印,它可以制成任何形状、质地和颜色的产品。这也带来了“一次性产品”文化。由于比利时化学家利奥·贝克兰(Leo Baekeland)在1907年发明了合成塑料,金·吉列所创的一次性刀片文化已经推广到了几乎所有物品。酚醛塑料(Bakelite)的名称也来源于利奥·贝克兰。他公司的标志上,大写的字母B后面有表示数学上无穷大的符号,就好像在说明合成塑料目前的使用范围无限广泛一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