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报国:何思源传》第二章 故土求学(5)

20世纪末到抗战,梁漱溟在山东推行乡村教育时,何思源正是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如果没有王鸿一和何思源的师生关系,没有王鸿一和西北军冯玉祥的关系(韩复榘是西北军),可以说,推行乡村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把王鸿一、何思源、梁漱溟的关系说清,且梁漱溟下面的乡农主政教育者多是菏泽人,是何思源在菏泽六中和北京大学的学弟,何思源的扶持功不可没。

梁漱溟,名焕鼎,字寿铭,1893年重阳节(光绪十九年九月初九)生于北京。梁家祖籍广西桂林,本是名门望族,其始祖也先帖木儿是元朝建立者忽必烈的第五子和齐克之子。但传至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时,梁家家道已经衰落。梁济虽也中过举人,做过几年小小的京官,然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贫困与压抑中度过的。据梁漱溟回忆,他家有时拮据得要靠典当母亲的妆奁来维持生计。

1898年,梁漱溟开始在家启蒙受读。由于父亲梁济早年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比较开明,不仅支持过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主持的洋务新政,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也表赞同,因此,当梁漱溟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后,父亲就再也没有让他按照惯例往下读儒家的四书五经,而是要私塾先生拿了一本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地球箴言》来教他,梁漱溟第一次从中知道了欧罗巴、亚细亚、英吉利、法兰西。

1906年,梁漱溟小学毕业,入顺天中学堂学习。该学堂是北京地区最早的新式中学之一。梁漱溟在顺天中学堂呆的时间较长,直到1911年他中学毕业。中学时代对梁漱溟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在晚年时写道:“我自十四岁进入中学之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是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对人生问题之追求,使我出入于西洋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周秦宋明诸学派间,而至后来被人看做是哲学家。对社会问题之追求,使我投身于中国社会改造运动,乃至加入过革命组织。总论我一生八十余年(指十四岁以后)的主要精力心机,无非都用在这两个问题上。而这两个问题的开端和确立,便自中学时代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