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宋史》中所提到的晁补之著《七述》令苏轼搁笔的事并不是无中生有,张耒《晁太史补之墓志铭》中便记载了这件事。他说当时的士子都十分景仰苏轼的大名,往往欲求一言以自重,纷纷趋之若鹜。而晁补之作《七述》居然令苏轼叹为不及,并屈尊与之结交,因此,让晁补之的名声一时在士大夫之间广为传播。张耒在他写给晁补之的诗中也为此称赞过他:
……
晁侯再作班与扬,正始故在何曾亡。
江湖十年愿饱尝,夜成七发光出囊。
苏公后出长卿乡,为君吴都无一行。
……
——《次韵奉酬无咎兼呈慎思天启》
张耒说晁补之的文笔堪比汉代的班固与扬雄,比之曹植等正始诸人也毫不逊色。他随父亲南北宦游,十年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川在胸而下笔如风。一夜之间,撰成像枚乘的《七发》那样光彩耀目的华章。苏公是司马相如的同乡,当代文章圣手,在读到晁补之的《七述》之后,也只能搁笔感叹。
被人们视为可超班扬的《七述》,实际上晁补之呈给苏轼的是一篇洋洋洒洒三千言的大赋。赋的开头说,这篇赋之所以名之为《七述》,意在将苏公给自己讲述的杭州山川的壮丽记录下来,并不是自己有意作文。后来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篇赋不是晁补之第一次见苏轼时所作,就是因为《七述》开头的这段话。实际上,这是赋家惯用的笔法。其实,晁补之完全可以在没有和苏轼见过面,亦即苏轼从未给他讲述过杭州山川风物的情况之下,虚构这样的情节。因此,这篇赋非但有可能是晁补之第一次拜见苏轼时所作,而且完全有可能是为第一次拜见苏轼而作。这篇赋共有七段,通过眉山先生和颍川孺子的对话,主要通过苏公的讲述,向人们描述了杭州的山川风物之盛,这大概是这篇赋名曰《七述》的原因。当然,这也是这类赋体的基本格式。这篇赋的第一部分说:
眉山先生怀道含光陆沈于俗。日与嵇阮赋诗饮酒,谈笑自足,泊然若将终身焉。于是,颍川孺子闻而往从之。蹑屐担簦,破衣踵门,及阶而止。望帷而称曰:“不敏闻先生之谊,敢待于下风。”先生矍然惊曰:“孺子,来。吾恶夫世人之保我也,久矣。而不能使人之无我保,则户外之屐满焉,将命欤?吾无所逃此。虽然,孺子何为者也?”孺子曰:“幼而多冶,长而屡穷,遭先生乎龃龉之涂,陪先生乎寂寥之事,乐先生之所为乐者,以白吾首其已乎?”先生哑然笑曰:“孺子,上。吾以乐而未尝无以乐者,顺也。羁旅于吾有时矣。亦尝闻杭之山川人物雄秀奇丽、夸靡饶阜可乐者乎?”孺子曰:“先生不以不敏为难与言,得闻咳唾之音,不敏以为幸,先生将何以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