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第三章 快与慢的辩证法:管理的内因与外因(11)

移师成都,树立“诚信正一”的经营理念

对于刘汉元而言,1994年是多元的、忙碌的一年。

这一年,他忙于将总部移师成都,忙于总结提炼通威的核心企业文化理念,忙于眉山通威第三期20万吨工程的扩建,忙于抓住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扩张机遇……整个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再搭建,再提升。

在当时国内通货膨胀的刺激之下,1994年鱼价上涨,通威饲料的市场表现如火如荼,不仅畅销四川省内,而且远销到了云南、贵州、广西、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公司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幸亏1992年及时迁至眉山重建了大规模的新厂,否则这两三年的高速发展机会通威根本抓不住,必将沦为小厂而沉没”。因此企业发展的速度应该和市场发展的速度保持一致。而现在,显然也不能继续待在眉山这个偏远的小地方了,通威已经具备全国性集团公司的雏形。于是刘汉元决定将通威总部迁至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

这一年6月,刘汉元在成都市内物色到了新的总部地址。

几乎与此同步推进的是,四川通威财务部开始使用“用友”财务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效率和准确性都大大提高。

也是这一年,刘汉元一直在思考,成天与农民打交道的通威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经营理念?有了发展战略,有了目标,但刘汉元还是觉得缺少了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易记易传播的核心理念。1994 年7、8两个月,在成都总部忙于装修的时间里,《经济日报》记者羊慧明在眉山对刘汉元进行了4次访谈。4次访谈,4次碰撞,在通威多年的经营思想基础上总结出了“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以及“诚、信、正、一”的经营理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