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的最初运用
1992年10月,国庆节后第一个星期一,通威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开始了。
“奏唱国歌!”“奏唱通威之歌!”早晨上班前10分钟,刘汉元带领全体员工在公司一个小型广场上列队集合肃立,精神饱满地齐声高唱《国歌》和《通威之歌》,注视着国旗和通威旗先后冉冉升起。通威之歌唱道:“我们通威人,共同创明天,携起手,肩并肩,不怕困难;我们在一起,为理想实现,有苦,有甜,有欢笑……”唱得也说不上好听,但表达了某种属于通威的雄壮和力量。升旗仪式之后,公司的重大事项如上级领导来访、获得奖项,或者新制度的颁布、本周奖惩情况等各种消息,现场向员工通报。
举行第一次升旗仪式时,公路上有拖拉机“突突突”地经过,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好奇地停下来,驻足观看。
一些新鲜的事物,就这样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越来越多地出现。
当时的场面和歌词,其实也无甚特色,但是对于多数来自农村的青年员工而言,这种最普通又最庄严的仪式和易懂的歌词,却能最广泛有效地传递公司基本的价值观,形成一种激励和凝聚,荡涤心灵,回归纯洁,唤醒内心的庄严和神圣,自觉增强工作激情和组织纪律性。这样的仪式 也许最符合这样的草根企业,正应了管理中的一句话:“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很快通威的升旗仪式成了眉山县里的新鲜事儿,成了眉山人最向往的精神高地。
从此升旗仪式成了通威集团的惯例,以后新建的所有单位,包括总部、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无论设在哪里,无论人多人少,无一例外地每周一同时举行升旗仪式,20年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可以看出,刘汉元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企业家有一种明显的区别,他那时就讲究某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使开始只表现为某种“外在的”形式,他也要先把它做起来,用形式来强化管理。同时他理性地降低了企业的速度和温度——他总是觉得“不能用做生意的方式做企业,而是应该按照企业成长本身应有的规律来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