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第二章 转型与第一桶金(14)

一次又一次地试,一年又一年地坚持,终于,到1990年时,人们突然发现使用“科力牌”鱼饲料养出的鱼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腹便便了。这一年,科委对新的饲料配方正式验收,鉴定报告一公布,“一不小心就搞成了!”内脏占鱼的整个比重从1986年的25%~30%降到了6%~12%,鱼长得结实了,干物质比其他饲料养出来的鱼提高20%~30%,体形变长,外形和自然河鱼开始接近了,长距离运输也不像过去那样容易死了。以至于当时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王维四高兴地说:“刘汉元的饲料解决了网箱养鱼的最大难题——个体品质退化的问题。”

同时,饵料系数降到了1.11~1.54,单位面积产量由过去的每平方米26公斤,到1991年猛增到每平方米300公斤,最好的甚至达到每平方米350公斤!已经完全接近世界水平。当时日本的系数在1.1到1.6之间,德国为1.3。整整5年,刘汉元几乎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但饲料的科技含量在国内同行中已遥遥领先。

然后,刘汉元采取了配方保密措施。

这是一道完全不识字的农民也会计算的算术题——花过去不到一半,甚至只有1/3的钱买过去1/3量的饲料,就可以收获和过去一样多的鱼,而且比过去的鱼品质更好!刘汉元成为川西农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傻瓜才不买他的饲料。一时间,买饲料的人蜂拥而来,多得让人意外:“原来有这么人养鱼啊!”

刘汉元无形之间扩大三倍产能,俨然已成为这一水产饲料市场巨头。在他的高效、优质饲料冲击之下,一两年内,眉山当地和附近绝大部分市场,最终被吸引了过来。曾经风光一时的作坊小厂们最终销声匿迹了。刘汉元再次一枝独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