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新词典》血拼理财

4 血拼理财

【酷抠族】

词义:指一类有不菲收入但并不喜欢花钱摆阔,而是以节约理性的方式来进行消费。其倡导的是将传统的节俭美德与现代时尚观念相结合的全新生活方式。

考源:“酷抠族”一词大致创建于2006年。当年年底,多家媒体均报道了上海、南京等地出现的一个新兴群体,他们的特征是“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能走路就不打的,能家里做饭就不下馆子,能自己做家务就不用钟点工,购物不“血拼”,而是讲究“拼卡”“打折”“团购”。“酷抠族”的首要特征是“抠门”。但是他们的“抠”并非是囊中羞涩,而是讲求金钱的合理运用,而不是一味摆阔。虽然节俭,却也洒洒脱脱,毫不扭捏,所以也就称得上“酷”。于是,便有了这个族群“酷抠族”的称号。

辨析:国人传统词汇里,“抠门”是个贬义词,往往和吝啬、小气、穷酸或是守财奴联系在一起。然而“酷抠族”却并不这样认为,也不会太在意 “面子问题”。他们虽不一定富得流油,但也多属收入颇丰,所以并不仅仅是为了过日子而抠门。他们并不反对花钱,只是不喜欢为花钱而花钱,一味“显摆”而浪费。“酷抠族”并不是什么都抠,而是“该花的花,该抠的抠”。在其行为背后体现出的是一种理性消费的观念和意识。因此,比起事事显摆甚至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摆阔族”和不知节制花钱如流水的“月光族”,“酷抠族”无疑活得更加自我,更加洒脱,也更加张扬。在如今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占据主流价值观的时代,这种消费和生活方式无疑值得提倡。

相关词:月光族

【拼卡族】

词义: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度171个新词之一,指购物或进行消费时,多个人以合办一张卡、结伴购物、互相借用等形式共用同一张会员卡或优惠卡,以降低消费成本,获得更多优惠的新型消费群体。“拼卡”在年轻白领阶层中十分流行。

辨析:商场优惠卡多人用的话积分上升更快,健身房、美容店等地的会员卡,一个人用的话费用太高,次数又往往太少。有人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就想出了“拼卡”的办法,通过数人合用一张卡来共享折扣,平摊费用。由于“拼卡”能够有效降低消费成本,所以甫一出现就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欢迎。而网络的出现,更是给“拼卡族”提供了更大的活动平台。他们可以在论坛上发起号召,动员团购,或是征询共同办卡的意向。有意愿的拼卡者也更有机会找到对方。在一些生活信息网站,“拼卡”消息甚至成了主力军,通过拼卡,不但节约了花销,还能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可以说,这是一种颇为时尚又兼具理财观念的消费方式。不过,由于“拼卡”行为的责任认定尚不明确,网上联系又不能完全确认对方身份,所以在选择“拼客”时还是要谨慎一点为好。

【试药族】

词义:指以自身作为临床药物实验对象的群体,往往是出于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投身到这一风险度较高的新兴行业之中。

考源:新药在投放市场前,要经过动物实验,人体实验以及临床实验,其中临床实验在以病人为对象之前,需要先在健康人身上进行代谢及安全性验证。因此,“试药族”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欧美等地也是已有先例。而“试药族”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大学校园里此类人群的大量涌现。由于国内进行同类临床试验的成本比欧美低得多,所以许多制药公司纷纷将研发及临床试验外包到中国。而对于尚无自主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这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经济补偿收入的机会。将这一现象揭示出来的是《凤凰周刊》2007年的一篇载文《大陆惊现大学生试药族》,文中对国内校园所出现的“试药族”乃至“药头”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道出了现象背后的隐忧。从此“试药族”也就从原先的半公开乃至不公开状态,变为众所周知的社会现象。

辨析:大学生“试药族”的出现,其实是国内“低成本”优势众多体现中的一个例子。应该说,参加试药有助于临床药物的研发和改进,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在病人身上,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大学生年纪较轻,身体较健康,也是理想的试药人群,成为试验首选对象也无可厚非。然而“试药”却是有一定风险的,其代谢途径和人体作用还可能有尚未完全阐明的部分,因此对实验的严格管理和对象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内相关领域却尚没有明确的保护措施,作为保障的《知情同意书》保护力太弱,万一出现问题,试药者很难获得法律帮助。而一些大学生为了经济补偿而参加试药,对药物本身却是一无所知,更是有其隐患,对于反复参加试药的人群更加如此。此种情况,类似“献血”本身是有利于社会的好事,但所行不得法却会生出卖血维生的“血奴”一样。因此,如何在充分保障“试药族”权益的前提下,合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才是各方应该努力的方向。

【代购族】

词义:流行新词,主要指那些帮人在国外购买商品,再通过快递或携带的方式带入国内并交给委托购买人的一个群体。消费者选择“代购”的原因主要有通过这一渠道可买到未进入国内市场的商品,或是国内外购买有较大差价的商品。

考源:国内“代购族”开始大行其道是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经济不景气,国外奢侈品滞销导致打折风劲吹,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增强了前者的购买力。于是,“海外代购”行业开始风生水起,成为精打细算的白领的新宠。主要的代购商品包括化妆品、箱包鞋帽等奢侈品,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也开辟了“境外代购”专区,不仅“代购族”迅速扩大,甚至出现了“职业代购人”。

辨析:“代购族”的出现,其实还是商业活动追逐差价赚取利润的传统思维体现。日益便捷的电子商务网络使得运输成本和交易环节得到了减少,提供了“代购”的物质基础。而国外经济危机,汇率的变动则提供了足够的契机,于是便有了这一购物方式在广大白领之中的风靡。家中轻点鼠标,扫荡全球商品,的确称得上潇洒。当然,毕竟这种代购仍然是非正规的贸易渠道,其总量和正规渠道相比还是较少的,因此才能“网开一面”。如果其增长势头仍然不减,则国家肯定将通过海关对个人携带入境行李的数量进行限制来加以调控。另一方面,由于“代购”依旧是非正规途径,所以产品质量、假冒伪劣、商家欺诈、退货换货等问题时往往十分耗费精力,也缺乏相关法律保障。所以,“代购族”的未来前景如何还不好说。

【悭钱族】

词义:网络新词,指面对物价上涨,发明了多种省钱方法,并喜欢将其做成“攻略”发布到网上与别人分享的群体。也称“死抠族”。

考源:“悭”在粤语中为吝啬之意。“悭钱族”的说法来自一部香港电影《悭钱家族》,剧中失业一家人为了省钱而挖空心思的各种行为让人捧腹之余也颇感辛酸。之后,网上各种想尽办法省钱的人便被称为“悭钱族”。比如多人出动以求折扣价的“团购族”、一次买许多特价商品的“囤囤族”、致力于搜索特价信息的“特搜族”、提倡拼卡、拼购乃至拼婚的“拼客”。除此之外,还有如何省汽油,如何省水电,如何省餐费等一系列“攻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物价上涨,此类人群也有增加的势头。

辨析:与并非没钱但提倡理性消费的“酷抠族”不同,“悭钱族”大多是真的囊中羞涩。这一族群的出现,虽然也有提倡节俭,杜绝浪费的主张,但更多是通胀大势之下广大中小白领及市民阶层所面对的“物价涨工资不涨”的局面所造成的。因此,比起酷抠族的张弛有度,悭钱族给人的感觉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省钱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一些方法甚至让人大跌眼镜。在充分显示普通民众面对物价上升时的精明小算盘时,也反映出一般人面对经济环境改变的无奈与被动。

雷同词:死抠族

相关词:酷抠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