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严冬就在眼前》通货膨胀不是坏事(3)

寒冬:好景不常在

大量人口走过支出顶峰后开始放慢消费脚步,经济随之开始下滑。需求缺乏引发价格跌落。这一情势导致产量下降、失业上升,需求缺乏进一步恶化。自然界秋去冬来,经济金秋也让位于经济严冬。增长不再,恶性循环引发通货紧缩。凯恩斯及其他经济学家将此描述为消费者缺乏信心的恶果,但实际上是因为数量最庞大的人口开始将生活重点由支出转为储蓄,导致需求缩减,遗留下过剩的产能与债务后遗症。在下一周期开始,经济暖春重新出现之前,这一时期将持续大约14年(1929~1942年,以及21世纪前10年末,直至20年代初)。

由此可见,80年一轮回的周期以四季形式出现。冬去春来,万物开始复苏。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增长重现。但炎夏随之而来,过高的温度使得一切增长放缓,大家好像都处于度假休息期。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最好的丰收季节,家家户户盆满钵满。但这也是需要考虑未来换季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作好储备。好景总是不常在,冬季无论早晚,终会到来。如果准备不足,后果一定非常严重。如果严阵以待,倒也能发现冬季的一些独特之美,但大部分时间处于蛰伏状态。最后,似乎天气再也没有回暖的希望,蓦然间却发现了解冻迹象,白昼一天一天加长,春天又要来了。

那么,我们现在身处何季?很明显,我们还要在经济严冬中蛰伏若干年。天气寒冷,很多东西都会死去,但大部分事物进入冬眠。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渐渐死去或一切势必停止!就像自然界内一样,有些领域会在冬季大放异彩,但不易发现。我们必须更加勤奋地制订未来计划,同时灵活选择备用方案。最重要的领悟其实相当简单:在金秋收获,在明年开春重新播种。

如果这就是问题的全部—支出减慢或下滑—情形恐怕还不至于如此糟糕。不幸的是,还有更多问题,而且多得多!婴儿潮一代加大支出,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后果。我们必须着手应对由于需求萎缩导致的产能过剩。这一过程中的痛苦,以及对经济和国家造成的拖累是显而易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够利用收入购买什么,更取决于我们能够利用借贷能力购买什么。随着我们的国家在债务中越陷越深,消费者、商家以及政府实体,联手将支出推向了令人眩晕的高度。我们花着OPM(别人的钱),买车、买房、买电视、外出就餐、出门旅行、购置行头—随你怎么说,反正就是不停地购买。

借债购买基本上是一种寅吃卯粮的创意:我们用明天才挣到的钱,偿还今天就已经欠下的债。意即,我们或是预期未来境遇越来越好,或是心甘情愿牺牲明天的生活水准满足今天的惬意生活。这样看待债务,不失哲学意味。但非常可能的情况是,消费者在鼓励借贷的糖衣炮弹攻击下会丧失理性,忍不住想“干吗不借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