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烟花寂寞》第三章01

第三章

希拉里

爸爸(德里克)是两兄弟中的弟弟,他的母亲叫弗洛伦斯·格特鲁德·肖-格林(昵称甘妮),父亲叫詹姆士·威尔弗雷德·杜普蕾(昵称庞杜斯);杜普蕾是一个典型的泽西岛名字,杜氏家族在那里已生活了好几代,追其宗祖可上溯到 1480年。

庞杜斯和哥哥哈罗德在泽西岛上经营一家名叫 “卢斯 ”的香水制造公司。哈罗德是个杰出的香水专家,卢斯牌科隆香水完美无瑕,经常在科隆赢得金奖,这不由得让当地的德国竞争者大为恼火。他后来生产出一种棒状科隆香水,把它取名为 “凝冻科隆 ”。庞杜斯高大英俊,风度翩翩,他负责产品的促销和市场营销。卢斯牌香水生意兴隆,在泽西岛、南安普敦、利物浦、伦敦和开普敦都开了店铺,还在南安普敦和开普敦开了分厂。

1908年,甘妮和庞杜斯带着他们四岁的儿子德沃穆雷尔(瓦尔),临时住在朴次茅斯市朴次伍德路 243号,当时庞杜斯正在英格兰做生意。怀着第二胎的甘妮即将分娩。他们有个管家,一个厨子,一个女仆,一个照看小瓦尔的保姆,还有个护士是照料甘妮和就要出生的宝宝的。瓦尔尚未出世之前,甘妮对生孩子的事一无所知:她被告知婴儿是从茶子灌木丛里出来的。严格的维多利亚式教育使得她对于生活根本就毫无准备;一切都令她感到震惊可怕,包括新婚之夜,简直是一场梦魇。眼下,她正等着第二次分娩,婴儿出生的整个过程令她心头布满一种尴尬而窘迫的恐怖。

生孩子把她搞得筋疲力竭,但是,这个呱呱坠地的小男孩还是令她喜出望外。孩子便是德里克,她管他叫 “小迪肯 ”。

在甘妮的身体恢复到可以出门旅行后,一家人从朴次茅斯搬回泽西岛,在那里他们住在祖上传下来的一所凌乱不堪的大房子里。庞杜斯有恐湿症,只要发觉有丁点儿潮湿,他就会把房子卖了,再搬家,不在乎花多少钱。

甘妮举止端庄,多愁善感,家里人都向着她。庞杜斯时常奔波于英国和南非忙生产,谣传他在待过不少日子的朴次茅斯金屋藏娇。许多年以后,爸爸告诉我,他在朴次茅斯的一家商店里看到一个人,那人肯定是他的一个兄弟。只是他太害羞太紧张,不敢凑上前去。德里克学会了如何享受独处。虽然瓦尔不过才四岁,但两人却兴趣迥异,并不总是待在一块儿。只要有可能,德里克就会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去冒险,或是在海滩上闲逛,或是跑到山坳里去探险,寻觅一些隐蔽的洞穴。他父亲经常外出,母子俩相互间就变得十分依赖。每天放了学,小迪肯就和他妈妈一起煮茶,用精美的瓷盘和一套漂亮的银制茶具,正式又体面。

德里克对泽西岛很熟悉,同当地的渔民厮混久了,能讲一口流利的泽西口音的法语。小孩子在巴掌大的这么一块地方独自闲逛是很安全的,那里人相互都认识。夏日的傍晚,他会在拉罗克的海滩上采集海草。这种繁殖茂盛的海草是田地肥料的主要来源,采海草倒是挣零花钱的好办法。退潮的时候,海水从泽西岛的东南面退去几乎有两英里,泽西岛的面积几乎大了一倍,海水会从石间漫过来,海草被搁在了沙滩上。德里克知道,他必须随时留神,只要一到涨潮的时间,海水就会流过溪谷,淹没沙滩。他常常随着冲上海滩的海浪一路水过来,每跨一步都能感觉到海水越来越强的威力,直到被推着前进到岸上安全的地方。

皮尔斯德里克从当地渔民那里听到了许多海的传说,学会了海的语言。

他受到严格的教育,但是,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导反而给予了他一种自由的天性,这天性又发展为一种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他和他的堂兄,也是他最亲密的朋友诺曼·格兰治 –贝内特,一起被人叫作 “泽西岛金色小子 ”,两人是任何一个派对的主角和灵魂。德里克渴望扬帆远航,他怀着雄心壮志种豌豆,再卖掉,就像采集海草一样;他由此挣钱,居然买了一条名叫 “云雀 ”的二十一英尺长的帆船。德里克和诺曼凑在一起,两个小家伙开始不满足于当勇敢的水手,他们还要成为敢于冒险的登山运动员,去攀登阿尔卑斯山,踏遍欧洲。

德里克有一件壮举曾轰动一时。那天狂风大作,他爬到差不多与海平面齐平的圣凯瑟琳防波堤的尽头,那是一座直插大海的巨大的石堤,退潮的时候摇晃得非常厉害。渔夫们看着德里克在那里打着转,不禁摇摇头,压低了嗓门暗暗嘀咕着。庞杜斯早已替德里克谋划好了将来。选择很简单:银行或军队。因为参军意味着要离开他心爱的泽西岛,于是德里克在 1926年 11月 1日这一天,开始到圣黑利厄尔的劳埃德银

行上班,那年他十八岁。但是两年后他被调往伦敦,因为他们“需要 ”他上那儿。德里克非常不情愿,但甘妮和庞杜斯将这调动视作今后晋升的良机。

对德里克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灾难。他恨伦敦,他会想念泽西岛想得发疯的。1928年接到新的任命时,他的心情糟透了,但是他忍了下来。这一来,他在劳埃德一待就是十一年,最后离开时是在 1937年 10月 30日,因为他有了一份新的工作:《会计师》杂志的助理编辑。

希拉里1938年,德里克在有奖售物活动中赢得一张去德国的车票。由于当时德国局势险恶,他要求换去波兰。选择波兰自然是别有用心的:早两年,他和诺曼上高塔特雷山(捷克这边的山坡)探险,在火车上结识了一个乌克兰小提琴手。自那以后,德里克梦想着徒步穿越波兰去会会他的乌克兰朋友,去国境线上波兰这边的山峰探险。

1938年 8月,他在日记中写道:

看样子,当局会阻止我去波兰和乌克兰的出行计划。报纸的大字标题一直在叫嚣“德国部队正密集于捷克斯洛伐克前线!”、“波兰动乱”、“煽动性演说”,还有什么“欧洲危机”。但是眼下,经过一番从家乡泽西岛开始的艰苦旅行,我正等候火车离开维多利亚车站,第一站将是克拉科夫。时值盛夏,军冒险令他雀跃不已。他的装备很简单:一双旧靴子,仔细上过油的,并且为登山上好了钉子,一个同样旧的水壶(装满了茶叶和牛奶,很快就变质了,气味难闻),一只结实的帆布登山包,他的键盘式手风琴,这架琴在他游历欧洲的时候可没少派用场——一路上,巴伐利亚的约德尔合唱不绝于耳。火车上,他同几个德国学生打成一片,他们中的一个有把吉他。于是,大伙一起唱英文歌、法文歌还有德文歌,车厢里的人都加入进来,兴致勃勃地引吭高歌。他很快就从当地人那里学了几首波兰民歌,边弹边唱。他有无师自通的手风琴技艺,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还有非凡的听觉,让他成为一个魅力无穷、易于交往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