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5)

这种解读不仅反映了对特定情境下孩子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甚至应该如何去吸取教训的设定,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其认为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会得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选择吸取最坏的教训(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耶!惹麻烦也没事!”)。他们把家长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解读成对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条件养育从根本上抱着深度愤世嫉俗的理念,认为对孩子的认可就是对其不良行为的默许,因为孩子天生就是不良的嘛!

相比之下,无条件养育会首先意识到阿比盖尔并不是有意让我们痛苦,她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在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其可能是刚刚发生,也可能是已经暗暗存在很久。这种做法无疑是给孩子投信任票,它否定了“孩子一定会从关爱中吸取反面教训,或一旦感觉自己可以逃脱惩罚就始终想要表现恶劣”的假设。

上述观点并非空想,也非不切实际,没有否认孩子(和成人)有时会做坏事。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他们不是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低龄儿童突然哭闹或拒绝在浴盆里洗澡,我们要考虑其年龄因素,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理解自己产生不安的原因,或没有能力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觉,或不记得自己的承诺或不能守约。因而,从深远意义上来讲,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之间做选择。

不过这里我们还应对几种设定做一些阐述。社会上普遍认为,人人应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不能不劳而获。事实上,这条法则一旦受到侵犯,许多人就会暴跳如雷。例如,人们对依赖福利制度的人怀有敌意,工作单位滥用绩效工资制度,学校老师将任何愉悦的活动(比如课间休息)定义为奖赏,视为满足老师期待的一种回报。

说到底,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市场规律(供需关系、等价交换)已经被视为普遍且绝对的真理,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包括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和买车、租房一样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