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质疑你的动机

肯定能让我做大扫除的情形,是当有客人要来时。一旦知道客人要来,我立刻就跟加足了马力的汽车一样,要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才会收手。检视自己的念头时,我发现我的动机居然是客人会如何看我。我想给他们留下这样的印象——萨拉总是可以搞定一切!或者我想在保持他们的尊重和避免被他们否定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某些情况下,我总是告诉那些了解我过去有多么邋遢的客人,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改变了。

当然了,上面的这些动机都对我的业力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会限制自己未来的行为方式。因为它们只会让我用来自他人的认同来加强自我形象。一种更符合佛教徒身份的方式,是考虑客人是否舒服自在。我要把我的劳动献给我的客人们,作为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个祝愿,祝他们在我家里感到平和放松。从为客人着想的角度出发,做清洁成了一种慷慨的表现。这样的动机乍一看很难做到,它是对我们的心惯常运作模式的有效修正。是的,如果我们养成这样思考的习惯,那我们的业力就会大大改善。

藏传佛教的修行者有一种修炼,是把他们所有的行为——无论是做一杯酥油茶,还是清理洗手间——都回向给众生,希望他们可以开悟。这也可以解释,他们的慈悲心是对着所有人的,无一例外。把简单的行为回向给众生,祝愿他们可以开悟,这让佛教徒与众生联系到了一起,也让他们的心足够宽广,得以关心整个世界。不论他们做的是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