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羊恋”是浪漫典范?(4)

新“物种”是如何诞生的?

这些异种杂交并产下可育后代的例子着实挑战了经典的物种定义。物种是生物分类里面最基本的单位,我们说这是一只鸡,而不是一只鸭子,实际上就是在对那只鸟通过形态进行定种。看上去好像并不难,但实际上在生物界,怎样定义一个物种,一直是一件很让人挠头的事,因为有数不清种类的生物,而我们熟悉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在众多关于物种的定义方法中,在动物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定义方式是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之一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于1940年代提出,到1960年代完善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那些在自然条件下无法交配,或者交配后无法产下后代,或者后代不育的两群动物,就可以视作两个物种。当然,这个概念存在很多疏漏,比如大量并非两性生殖的动物被无视了,而且我们也不太可能将任意两个动物杂交一下用来验证其是否有生殖隔离。尽管如此,生殖隔离仍然很有意义,因为它昭示了物种的内涵,那就是相对独立的一套基因组。

传统的进化生物学家认为,野生条件下的种间杂交十分罕见,除了后代很难可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杂种”们将面临父母两个物种的竞争。即便侥幸杀出一条生路,活到了性成熟的年纪,可满眼的异性大部分还是爷爷家或者姥姥家人,会重新掉进祖先物种基因组的汪洋大海中。所以,由一个物种由于后代产生变异,逐渐分化成两群;或者由于地理阻隔分成独立演化的群体才是新物种出现的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