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类别模糊(如何应对)(4)

注意,这种专业的差异比较不一定客观、实用,甚至可能是不合理的。我那位疯狂追求时髦的助理只穿雨果·波士牌的鞋子,只戴普拉达太阳镜,只喝法国灰雁伏特加酒。这种对产品极尽苛刻的态度,可能源自于他极端主观的想法:这些品牌要比其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优势。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选择依然是以其对所选品牌的已有认知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他对品牌的忠诚是以产品差异为基础的,对于他来说,这些产品差异是确实存在的。

总之,当这两种因素——“激情”和“专业知识”——能够使消费者产生特殊的品牌偏好时,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品牌就会变得更加牢不可破。因为品牌此时会变得不可替代。如果你是一位品牌经理,下面这种情景正是你想看到的——人们不仅喜欢你的品牌,还会觉得这是唯一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品牌。

话虽如此,在商界,我敢肯定的事情还真不多。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还是能肯定的。那就是获得品牌忠诚变得越来越难。没错,我刚刚用了很大篇幅阐述了消费者在校园里和Facebook上表达对品牌忠诚的各种方法。那为什么我还会说品牌忠诚难以获得呢?

我并不是说品牌忠诚消失了,很明显,它并没有消失。我在上文提到过,多数人都会对某种产品特别挑剔,我的助理喜欢普拉达,镇上的孩子喜欢霍利斯特。我的意思是说,如今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捉摸。而且,围绕着某些华而不实的产品类别,如服装、鞋子和饰品等,人们更容易关注其高调消费行为。一旦将这些产品类别排除,这种情况就变得更为明显。把这些产品类别排除后,品牌忠诚就很少见了,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事实上,我敢打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生活中遇到的无法产生品牌忠诚的产品类别数量,要远远超过能够产生品牌忠诚的产品类别数量;我还敢打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失衡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例如,在酒店、小额银行业务和能量棒这些产品类别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类别内都会有几十种品牌在竞争,希望获得我的青睐。但是我对任何品牌都没有忠诚度。在饮料和食物方面,小镇上的青少年面临着相当多的品牌选择,但大多数品牌都只是风靡一时。

可能我的记忆有些模糊,但事情好像并非一直都这样。小时候,我的父母对所有家用产品类别内的主要品牌都很忠诚。我们是一个“可口可乐”家庭(不喝百事可乐)。我们买鲜奶油时,只买清凉维普牌的。妈妈很喜欢用玉兰油、草本精华洗发露和柠檬味的高露洁牙膏。爸爸则喜欢索尼电视机、工匠牌工具和施文自行车。我以前的男朋友总觉得自己是上流社会的人,因为他总吃哈根达斯冰激凌。

如今,这些对品牌保持忠诚的人看起来会有点古怪。再次强调一下,我所说的“忠诚”是指以前的家庭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性热情。我认为,正在逐渐消失的就是人与品牌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