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Irving Janis)推广了“群体思维”这个概念,描述了个体的想法在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致的现象。当时,这个词是一种蔑称,在很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几乎对所有群体性行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尤其是奥威尔式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群体。伴随着我长大的“服从集体”始终是带着贬义。“同龄人的压力”是蔑称,“大众心理”也是蔑称,甚至“集体”这个词也会让人联想到和苏联有关的东西。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情况有了变化。人们讨论群体行为的思路也有所不同。如今,人们对自组织系统的益处普遍抱乐观态度,这种乐观充分体现在当下流行的词汇中:集体智慧、智慧的群众及群众的智慧等等。这种乐观的讨论围绕一个重大误解展开:由于自发性胁从以理性的独立决定为基础,那么它必定导向最佳的结果。
我提出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并不是想证明哪一种更正确,而是意在找到它们之间的折中点。第二种观念提醒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自发性胁从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在集体智慧、协作筛选、维基百科等例子中,自发性协作确实有可能创造出无可匹敌的奇迹。
而前一种观念则提醒我们,在其他情况下,如果集体向某个单一、共同的目标迈进,后果就只能是集体窒息。关键的问题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多样性——即多元化的结果——是否有价值。比如在赛跑比赛中,我们要求运动员向同一方向跑,但在医疗保健和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就不会这么要求。
当然,在商业领域,企业对抗趋同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差异化。从理论上说,竞争越激烈,企业对差异化的诉求越强烈。但我认为事实恰好相反:企业越努力参与竞争,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就越小;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这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本章提到的群体行为恰恰源自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眼中的至理名言,例如:了解竞争对手;学会聆听消费者等。而且,这些群体行为的特征恰好就是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眼中的最佳实践的要素,例如: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自满、反应及时等等。
另外,这些管理者在确立和强化差异化时所依赖的工具——竞争标准、定位图、消费者意见调查等——也已经变成促进一致化的工具。这些工具促进了一致行为,而不是避免。整个商界都被他们自己所用的工具背叛。
为了有趣一些,我们来想象一种超现实的情形。假设在某种产品类别内,有10家公司被迫在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摸索经营。具体来说,这10家公司必须在不知道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制定商业策略——销售何种产品、怎样创新、怎样定价、怎样宣传等等,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