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7S框架
现在回想起来,这套框架真正的贡献是让全球各地的职业经理人领悟到“软即是硬”的道理。它让我们可以说:“你们长期以来斥之为难以驾驭、不理性、直觉、非正式组织的一切事物,其实是可以管理的。这些显然就跟正式的结构和战略一样,与你的公司事情奏效或不奏效的方式,有相同或更大的关系。结果你们却愚蠢到视而不见,不过在此有一个思考方法。我们有些工具可以管理这些事物,实际上就是发展新技能的方法。”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缺了些东西。没错,我们的诊断工具的确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而且管理者注意到变量有7项,而不是只有两项,因而能完成更多事情。此外,由于认识到大型组织进行真正的变革需要至少七大复杂要素的配合,我们对于彻底改革大型组织的困难度才会持更为谦卑的心态。不过,我们还是缺乏一些实际的设计理念,特别是“软性的S要素”。培养新的企业能力,并不只是说明和理解哪些东西无法奏效。就如同要设计一座好的桥梁,不只需要知道为何有些桥梁设计失败。我们已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直指组织问题的核心,这的确很好;我们也更能判断哪些要素可以不受结构影响发挥效果,哪些则应该舍弃,这就更好了。可是我们需要丰富自己在设计模式和思路方面的“词汇”。
所以我们决定探索卓越的管理本身。我们在展开项目之初就决定这样做,不过后来壳牌集团常务董事请我们帮他们举办一场为期一天的创新座谈会时,我们才获得真正的推动力。为了配合壳牌的要求,我们为“创新”这个名词赋予双重意义。除了一般人常想到的思路——创意人员开发可以营销的新产品和服务之外,我们还针对大型组织变革为其增加新的意义。我们主张,有创意的企业不仅是特别擅长制造可批量生产或提供的新产品或是服务,还能更加灵敏地持续应对任何环境变化。不同于帕蒂格鲁所说的组织惯性,当环境产生变化,这些公司也会跟着改变。当顾客需求改变、竞争对手实力增强、国际贸易的势力重组、政府法规调整,这些企业会跟着转向、修改、调整、转型以及适应。简而言之,就跟整体的文化一般,它们会创新。
这种创新理念似乎为真正卓越的管理者或管理团队的任务下了定义。拥有这种创新表现的企业就是“卓越企业”。
我们在1979年7月4日为壳牌集团做讲座,如果要说这项研究诞生的日子,应该就是那一天了。不过,惠普、3M等企业(我们在为壳牌准备讲座内容时曾和他们接触)后来的反应让我们更为振奋。他们对我们探讨的主题非常有兴趣,并且鼓励我们继续进行。
因此,几个月后,我们组织了一个项目小组,针对“卓越”的定义(不断创新的大型企业)进行全面性的研究。这个项目主要由麦肯锡公司赞助,有兴趣的客户也会提供一些支持。我们选择75家备受各界敬重的企业,在1979年到1980年冬,和其中半数的企业展开密集、系统的访谈。其余的公司,我们起初是通过次要管道进行研究,也就是研读过去25年的媒体报道以及年报。后来我们对其中20多家公司也展开密集的访谈。(为了进行比较,我们也针对一些表现不尽理想的公司进行研究,不过并未特别深入,因为这些年,身为管理顾问,我们已接触太多这类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