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最划算的方式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2)

一定要知道的理财方法

2010年至2011年的两年间,中国经济金融界被“企业融资难”这个词汇困扰不已。其所折射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企业借不到钱。企业没有资金,就不能维持正常生产;企业不能维持正常生产,工人就会失业或收入减少;企业不能维持正常生产,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就会下降。这种逻辑推理,在当今主流管理学和经济学中被视为真理。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经济学高等教育,在这种逻辑面前,还是会非常疑惑地问一句:“为什么企业不借钱就不能生产?为什么企业不能靠自己的钱维持生产?”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且深刻的问题!需要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我们才能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到本质问题。

通过观察企业生产中资金流的流动过程,财务专家会对上面的问题给出以下解释:

资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遵循这样的流动规律:获得资金(自有资金+借款)L→投入生产(购买原材料、生产工具、厂房)→生产加工→出售产品→获得利润Y。这里的函数关系是:Y=F(L)。即:利润数量Y与获得资金(自有资金+借款)L的数量呈正比例关系。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了:企业可以靠“自有资金”生产。但是,企业如果从外面借钱,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借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有这样一个实例:未识和大珩大学毕业后,经过十年的创业,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产品的年销售量大约5000万元。企业生产一种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药品,由于疗效好,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他们希望扩大生产,但是目前厂房已经被流水线挤得满满的,如何再安置新的流水线呢?没有新的流水线,又如何扩大生产呢?解决的办法是:购买土地,建厂房。在新厂房中添置新的流水线。但是,这样的计划需要数几千万的资金支持,企业目前并没有这么多的闲置资金。怎么办?完成这个计划的唯一出路是,借助银行贷款——“借鸡生蛋”。在这种情形下,未识和大珩两个年轻企业家面对的考验,就不再是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而是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了。

未识和大珩最终完成了这个计划,成功从银行获得了54万元贷款,新厂房比原来大了四倍,安装了更多的流水线,招收了更多的工人,生产出来更多的产品。之后的两年里,企业年销售额迅速攀升,超过了2亿元,利润也同步递增。可以想象,如果这个计划的资金全部靠企业自己利润的积累,这个计划也许要推迟五年甚至十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