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经济区域的发展需要项目管理(6)

(6)无论是政府投资主体还是企业投资主体,都要树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理念,承认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足鼎立的事实,按照国际惯例充分向受委托的合格的社会监理单位及其派出机构放权,使其充分享有合同赋予的职权和利益,从而真正担负起合同规定的监督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监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以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监理和承包商的行为,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正确运用法律和合同等方法和手段实施工程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进度、费用、质量等目标的全面实现。

(7)对项目管理各环节把关。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措施,从项目策划、实施、交付使用、反馈四个环节上对每个投资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即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评价,最终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及其应用要求,这是将项目带动战略落到实处的关键,具体包括:

1)把好项目前期策划关,科学策划投资项目。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科学策划每一个投资项目。在项目策划中,要注意项目与区域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的一致性,注意项目间的互补性、联动性,充分发挥项目对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集聚产业群,拉长产业链;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考虑,特别关注项目的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严把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关,构筑节约型经济发展区域。

2)把好项目实施关,规范管理建设项目。政府主要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和核准、备案项目立项关。通过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程序和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监督制衡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及对核准和备案项目的指导与监督。核准和备案项目的管理工作采用市场运作模式,政府通过完善“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的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服务支持体系和严格的监督考核体系,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3)把好项目交付使用关,确保完工工程质量。具体应从三个环节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完善施工许可制度,加强工程前期质量监督管理;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在建设工程开工后,通过委托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依靠第三方质量控制的工程监理、组织有关部门的专项质量检查以及督促工程参建各方履行各自的质量责任等方法,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完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制度。

4)把好项目反馈关,促进项目健康成长。项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重视中期、后期工作,前期工作就毫无意义。因此,必须把好项目反馈关。应拓展各市县重点项目办公室的功能,由其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督察与协调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后评价反馈与问题解决机制。通过项目后评价,将项目投资决策前分析、预测、估算的指标与项目投产后实际达到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真实、全面地总结评价项目前期和中期工作的质量,判别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偏差情况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总结项目成功经验,为以后相关项目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构建项目良性循环管理机制,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顺利实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