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学点项目管理,提升创新能力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党组书记

项目管理是一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极有价值的学科。

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开展了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这种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循规蹈矩,靠相对稳定的组织进行的活动,人们称之为“运作”(Operations)。如企业日常生产大批量产品的活动,对应于这种运作的管理就是职能管理。

另一类是临时性、一次性、独特性,靠临时团队进行的活动,人们称之为“项目”(Projects)。也可以说,一次性的、没有做过的事都是项目。如新产品研发、进行一项新的投资、建设一座新工厂、组织奥运会等大型活动。

项目与创新密切相关,是创新实现的途径和载体。项目管理是对传统职能管理的一次新变革和融合,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管理既是一门应用管理科学,能够指导我们管理好航空航天工程、三峡建设、奥运会之类的大项目,又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有成效、更快乐。这是因为项目管理除了具有专业管理知识之外,还蕴涵着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培养通用管理能力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工具。关于这一内涵的挖掘,我国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家外国专家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专业资格能力认证(PMP、IPMP等),收到了可喜的成效。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合作组织中央企业项目管理创新技能大赛,开展中国项目管理知识应用体系课题研究,支持出版项目管理普及书籍,为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和普及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在高校开展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建立中国的项目管理师培训认证(CPMP),通过国际、国内的能力认证和学位教育,培养了大批项目管理人才。

马旭晨先生在项目管理领域已工作40余年,近年来积极投身项目管理的教学、科研、咨询及普及工作。近期以他为主策划的“用项目管理提升核心能力”科普系列丛书,致力于培养、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专业人士、在校学生等人群把“一次性的、没有做过的事”做好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应对各类创新活动的挑战,实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这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希望通过项目管理科普系列丛书的出版,向全社会普及项目管理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相信这必将有利于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有助于实现您的人生价值。

2012年5月21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