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幸福是短暂的。当订单的数量和价格均出现下滑的时候,工厂老板们才发现寒风来袭,不过,这时大家的感觉只是打个喷嚏而已,并没有太在意。而接下来的气温直降,让很多老板发现原来这是一场难以治愈的重感冒。变化没有预兆,却让人无法抗拒,不少人措手不及,甚至有人束手无策。
在供不应求的时候,尽管实行的是粗放式、原生态的管理,可观的利润让管理上的漏洞成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当市场出现逆转,订单数量锐减,价格不断走低,招工成为难题……各种困境集中在一起时,工厂在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便暴露无遗,直接后果就是利润出现赤字,威胁到工厂的生存。
出口持续低迷,成本居高不下,传统制造业承受着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最大的经营压力。很多企业采取收缩战略以图自保,通常的做法是:缩减生产规模、保留研发机构和行政办公机构,等待形势好转。
OEM工厂面临的问题,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有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优势、以代工为模式的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面临着战略转型的紧迫性。
无论是被迫转型,还是主动转型,战略转型势在必行。那么,怎么转型?转型到哪里去?转型能够成功吗?任何一个工厂都回避不了这些问题,都将面对一个“阵痛”的转型期。
思路决定出路。
有些企业害怕“阵痛”,或苦于找不到止痛的方法,于是,选择了关闭工厂,彻底退出制造业。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这种做法不是战略转型,应该是失败。
有些企业转型为精细化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苦下内功。扎根在制造业的土地之上,通过精细化的基础建设,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有些企业将注意力向产业链的下游转移,从单纯的生产者,转型为生产者、品牌拥有者以及市场运营者,在终端消费市场与对手一决高下,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
工厂的品牌之路,是希望之路,同时也是风险之路。
很多工厂并没有弄明白做品牌的规则,没有研究做品牌的核心内容,而是匆忙抽调一批人马,成立品牌部,将自有品牌快速撒向市场,其结果可想而知——快速上阵,旋即全军覆没。
因此,那些“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转型成功的企业,其经历显得难能可贵,其转型的思路和路径方显得意义非凡。
其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亲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