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后,穆昆达去贝拿勒斯的一个修行之处,那儿被称为马哈曼达寺。
在那里的时候,他发现附近的一个寺庙地板上有个洞,洞里有台阶,可沿阶而下。
“洞口很小,”他说,“也许有关部门曾试图关闭过它。但我很瘦,我发现我可以穿过去。我向下走了相当远的距离,坐在真正的无声的环境里冥想。奥姆强大的声音在我周围回响,我会幸福地迷失在那伟大的心灵感应中。”
正是在此修行处的一次郊游时,他遇到了他的导师尤地斯瓦尔大师。我不会再次重复描述这次美好的会面,因为这在《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已经有过完美的表述了。从马哈曼达寺,他就开始了一个迂回的旅程,去往导师在萨兰普尔(斯里朗浦)的修行之处。从那个“修行寺”离开真是种解脱!他在那里时,他的同伴们完全藐视他的属灵操练,他们希望他每天在办公室完成属于他的工作份额。这些问题和几乎所有的灵性组织一样:他们的主要兴趣是他们可以从你这得到什么,而不是他们能给你什么,或者他们能通过你给别人什么。
在这个虚妄的世界上,二元法则,如我先前说的,是至高无上的规则。有增必有减,有喜必有忧。穆昆达在那修行寺的不快经历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映衬了他在贝拿勒斯的狭窄的小巷与尤地斯瓦尔大师的快乐相遇。
有一个故事可以这样“充实”一下:尤迦南达告诉我们关于尤地斯瓦尔大师向父亲批评他的故事,事后尤地斯瓦尔大师虚心向他道歉。尤迦南达接着写道,“尤地斯瓦尔大师不满的唯一原因,是当时我一直在试图违背他的温和提示,让某人走上灵性道路”。
那个“某人”是后来背叛了他的人,这个人的姓氏是巴克齐,他修行的名字是德希拉南达大师。尤地斯瓦尔大师想保护他的弟子,以免在未来会有一个非常痛苦的经历,但他也非常肯定穆昆达自己会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