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不确定性系统来说,只有一个统计学上的质量水准,也就是说:某些事情会相当出色,某些事情只是普普通通,还有一些事情会蹩脚到家。这就像是动物的天然属性一样。许多批评家错就错在没有认清这一点。维基只是不同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另一种“动物”。它是一个动态社区,不是一个静态的参照物。
维基的真正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秩序:这个任由业余用户创作和编辑的开放式系统并没有陷入无政府状态。恰恰相反,它已经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将历史上最庞杂的百科全书组织得井井有条。吉米·威尔士的催化魔术(几个初始条目和一个允许其他人添加新条目的良好机制)已经真的从混乱中创造出了秩序。
成果就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百科全书,一部完全不受空间约束和生产限制的百科全书。它既有一部世界级的参考书所应该有的一切内容,也包含成千上万出人意料的新奇主题。有些文章写得像教科书一样深,谈的是量子力学这样的高深领域。还有一些条目则活似传记,讲的是漫画书的人物角色。换句话说,维基就是所有“大热门”和大批“利基产品”的结合体。
收录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文化知识就是百科全书的传统模式。有些金科玉律般的基本内容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得到权威的认可。接下来的那些内容则一条比一条短,直到专家们判定“这一条不值得写进去”。传统的百科全书就终止于此。但另一边,维基百科全书却可以永无止境地补充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可以把维基想象成Rhapsody,也就是那个音乐网站。维基里有任何百科全书都有的“1 000大流行金曲”:比如恺撒大帝、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学等,这些就是热门“歌曲”。这方面,维基是在同最棒的专家们竞争-他们的权威文章文采飞扬,引经据典,读起来如沐春风,大开眼界。用户自创式的维基模式则有四个主要优势:第一是时时更新的能力;第二是篇幅的无限性和视觉辅助(比如图片和图表);第三是大量连接到其他资源的外部链接;第四,维基或许还能更好地显示不同的观点和争议之处。
在曲线中部,也就是第1 000~80 000个条目(《不列颠百科全书》到此为止),主题就更专项化了:恺撒的剖腹降生、冲绳岛大战、回归分析等。在这一部分,维基开始超越它的竞争对手。无限的空间意味着维基的条目倾向于更长、更全面。《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每个条目平均篇幅是678个单词,而维基里有不下200000个条目(相当于两部《不列颠百科全书》)大于这个平均篇幅。同时,外部链接和信息更新成了维基的一大优势,因为这让维基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