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你都会想到那些“天才”-某些才华横溢的人和某些了不起的设备共同造就了这些令我们神魂颠倒的艺术经典。但是,一旦你了解了幕后的玄机,你就会意识到你也能成为这样的“天才”。如果生产工具就摆在那里,你也会有创作的冲动。如果人们知道了艺术经典的制作方法,他们就更有可能亲自一试。
今天,已经有不下数百万人掌握了做一个业余制作人所必需的工具和行动模式,其中必然有一些人拥有过人的天赋和想象力。由于生产工具已经普及到了太多人的手中,就算这类富有想象力的天才只是人群的一小部分,他们也会成为一支值得期待的生力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如果某些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杰作出自这类半专业-半业余爱好者之手而非商业世界中的传统源泉,你不该感到惊讶。这一转变意味着长尾中的人群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益膨胀。
维基现象
2001年1月,富有的期权交易商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开始编撰一部网上大百科全书,他的方式前无古人-利用大众智慧,向上百万业余专家、半专家甚至自信有点学问的普通老百姓统统开放制作。这部百科全书将免费向所有人开放,而且制作它的不是聘请来的专家和编辑,而是任何愿意贡献一份力量的人。威尔士用几十篇预先写好的文章和一个名为维基(Wiki,夏威夷语单词,意思是“快捷”或“迅速”)的应用软件开始了他的创举-凭借这种软件,任何能上网的人都可以来到一个网站编辑、删除或添加站上的内容。他的野心着实不小:创造一个堪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古代图书馆相媲美的知识宝库。
不用说,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举动。
首先,用这种方式编撰百科全书是人们闻所未闻的。创建权威知识库从一开始就是学者们的事。历史上,最早挑战这一难关的是几个独立博学家。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形单影只地一个人收录着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知识。400年后,罗马贵族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编成了一套37卷本的知识集。中国学者杜佑在9世纪独立创作了一部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通典》。在18世纪,狄德罗和他的几个伙伴(包括伏尔泰和卢梭)用29年的时间创作了《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Encyclop 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 ti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