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假如下游的相关产业缺乏有效应用相关产业的能力,单靠上游企业的竞争力,不足以形成该国在这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为在国际竞争中,零部件、设备和其他相关性与支持性活动可以在国际市场中寻找替代的来源,比较重要的还是企业如何运用它们。
发展相关产业除了可以使应用元件、机械设备等支持更容易取得外,本土相关产业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优势-能持续与多方合作。前一章已经提过,企业和供应商形成的价值链对竞争优势的意义。这种价值链的建立,需要借助各供应商的资深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并通过实质活动才能养成。假如供应商是外商,即使到客户所在地设有分公司,还是很少能替代本地的相关产业。
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彼此之间也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企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则为供应商提供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并培养新产品研发的环境。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也会使它们更快、更有效率地克服困难。当供应商成为各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时,整个产业的创新步伐也会迈得更加迅速。当供应商是同属一国的企业时,这种正向效应最大。
意大利产业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形。以皮鞋业(参见图3-2)为例,意大利的皮鞋制造商会定期与皮革商会面,讨论新的鞋样和制造技术,顺便了解上游的新皮料和染整技术。皮革商则在沟通过程中掌握了市场流行趋势,作为接下来规划产品的基础。然而,这个例子也提醒了我们:竞争优势与本土供应商之间并非理所当然就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这类竞争优势需要企业与本国供应商共同配合形成,这一主题也会在下一章一并讨论。
事实上,与外国供应商相比,本国供应商的稳定性较高。这是因为本地市场更真实、较容易预测,甚至在成功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对本地供应商的激励效果也较大,而企业与供应商在文化和地缘上的一致,也使得它们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背景相近、设备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更相容,进而降低沟通和执行时的成本。
供应商本身的实力也是它与企业型客户关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如果供应商有世界一流的实力,不断朝提升竞争优势的过程发展,就能提供本国客户所需要的最新技术。供应商若能打进国际市场,它对市场的洞察力就更强,提供的客户信息也会有更高的参考价值。若禁止本地供应商服务于国外的竞争者,只会逼迫企业走向毁灭之境。因为靠民族情感或兄弟情谊“掳获”而来的供应商,对企业改善和升级的帮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