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行不通
各界虽然普遍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不足以解释贸易问题,但取代或补充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却又有相当多的分歧。规模经济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指出,一个国家的企业如果能达到一定产量,成本就可以压低,出口就有竞争力。规模经济理论撇开了其他因素,专注于市场占有率,它也可以应用到需要大力研发的科技或依赖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市场漏洞中。规模经济的支持者认为,能善加利用这些漏洞,一国的产业就能争取有利的出口地位。
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哪些国家的企业能发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应用到什么样的产业上?
理论上,全球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可以通过向全球销售来发展规模经济,但企业似乎无意真的这么做。产业在实际运作的时候都未必遵循这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促成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但是像意大利企业称霸五金器材市场、德国公司领先化工业、瑞典企业称雄采矿设备、瑞士企业在纺织机市场表现强势等,它们当中没有一个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以支撑这些产业成为世界盟主。即使在大国的内部,规模经济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也是相当薄弱的。日本国内有9家汽车厂相互竞争,国内市场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但是企业借助海外市场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类似的道理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任何形态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y gap theory)是另一种试图超越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贸易问题的观点。在李嘉图的理论中,贸易是基于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他的理论是从广义的角度看待技术差异。所谓的技术差距论就是根据这个观点衍生的。依照这个理论,各国的产业出口是基于它的企业具有精湛的技术,当技术普及后,差距就会缩小,出口竞争力也就降低。
比较优势的核心确实在于技术的差异,不过,不论是李嘉图的说法还是技术差距论,都没有回答国家竞争优势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生产率与技术的差距?哪些国家的企业能获得技术上的优势?还有,为什么有些国家的企业能保持产业技术优势达数十年,而不像技术差距论所预言的,随着技术扩散普及就丧失领导地位?
另一种有争议的说法是,国内市场带动贸易竞争力。弗农(Raymond 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最能表达这样的观点。弗农认为美国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产品的开发者,是因为其国内有市场需求。美国企业研发了新产品,在产业还在发展阶段时就开始出口,进而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进行海外生产。最后,随着技术普及,海外子公司与外国企业的产品又回销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