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大国(26)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美国家出现大量的新企业,竞争的信念使得它们不断收获成功的果实。这些企业通常有一位白手起家、不畏艰难的企业家在把舵。随着时间的流逝,元老们的共同记忆逐渐模糊,大批职业经理人进驻接管,加上资本市场形态变化的推波助澜,企业的运营往往由发展转为防守,并失去了创新的兴趣。近年来,主要竞争者间的并购更强化了美国许多产业内部的垄断局面,里根政府大幅放宽《反托拉斯法》中有关企业并购的规定,更形成火上浇油之势。

在国际竞争问题上,美国企业的回应方式是最糟的。它们一贯的方式是并购、缩小防御范围、裁员与处理多余资产。在只顾眼前利润、不关心国内产业集群发展的自私心态下,它们或在海外生产,或由国外进口精密零件,所有的行动只为追求短期利润和维持市场地位。这些做法也许一时有利,对长期竞争优势却毫无帮助。直到今天,真正能对竞争优势有利的产业创新与发展动作仍未出现。

在竞争优势的恶性循环中,美国企业还学会奔向华盛顿向政府求援,并抱怨外国企业的倾销政策。美国虽然自称是自由贸易国家,近年来却逐渐转向保护主义,各式各样的市场秩序协议,将许多产业市场切割得七零八落。这种刻意限制竞争、客户权益一再受伤害的情形,充分表现在机床、汽车等产业中。

值得庆幸的是,美国迄今仍保有鼓励新企业发展的条件,这使得美国的经济危机不至于更严重。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新企业走上国际竞争舞台的机会却是微乎其微。

政府角色-对产业发展不积极

美国政府在基本政策上的摇摆态度,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很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政策。美国政府虽然在教育问题上争论不休,但是却缺乏实际的执行力,教育水平自然就不可能提高,结果连家长和学生也都开始轻视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美国政府鼓励竞争的传统立场也动摇不已。随着放宽竞争者之间的合并,《反托拉斯法》事实上已名存实亡。政府的默许使得竞争者之间更肆无忌惮地结盟合作。当产业出现贸易难题时,政府能做的似乎只是竖起保护的旗帜与进行市场协定,产业的问题不减反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