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具备上述三个简单的条件,投机商便有了合法的投机渠道,他们是这样做的:将一英镑足值金币融化掉,运到B国,假设本国与B国金银比价与硬币面值比价同为1∶10(在这种理想状态下不存在本土投机行为),那么按照1∶9的比率让利卖给铸币厂或商人,便可得到9先令银币;此时若B国与本国的银币汇率为1∶1.2,用B国9先令银币则能够兑换出10.8先令本国银币,这样再用其中的10先令银币兑换一英镑金币。重复上述方法,便可坐享其成。假如本国贵金属与货币之间不允许自由兑换,那也很简单,将10先令银币直接融化掉,拉去B国让利换0.9英镑金币,再通过汇率兑换成本国1.02英镑金币。如此反复,亦有利可图。只要减去运输成本之后仍然存在利润,这种投机就不会停止。
上述过程仅仅是在两国货币完全足值的理想状态下所作出的逻辑分析,当货币足值,则货币面值比价与金银比价理论上必然相同。在这种理想状态下投机商仍然有可乘之机。可以想象,当其中的某个参数发生变化时,投机行为将变得多元化且更加复杂难解。长此以往,本国的足值货币将被大量融化并通过合法渠道(或非法走私)流向国外,这会导致本国市场出现货币稀缺的问题,1696年英国的货币危机从本质上讲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导致的。
当时英、法大战正酣,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而由于上述(或类似)的投机行为导致货币流通量下降,其后的连锁反应使英国货币出现了危机。逻辑很简单:在本土改革遏制投机行为之后,能够从事国际投机行为的个人或团体都有着一定的实力和势力,因此在国际投机行为里,交易数目通常相当庞大,这加速了足值货币的外流;由于足值货币大量外流,导致本土市场货币流通量下降,这种外流主要针对足值银币。由于当时英国在政策上始终坚持银本位,所以当本位币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则意味着挤兑现象的发生。
大量白银外流必然造成银币短缺,一方面,市场贸易需要银币作为基础交换介质;另一方面,老百姓和商人都希望能够储备越来越值钱的银币。在这种情况下,军费开支的不断增加更加剧了民间的恐慌心理,当时甚至有传言(是否属实无法论证)称英国早已负债累累,大量金银在和法国的战场上被挥霍一空。
这次危机与亨利八世时期所不同的是,货币信用仍在,政府信用却出现危机。人们会越来越宠爱手头那些因通货紧缩而不断升值的货币,却对政府信用失去信心。在这种状况下,政府采取任何形式的传统措施都是无效的。假如强行对货币制度作出调整,则很容易引发众怒,毕竟在一种制度发生改变的时候,能够保证多数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失是件极难做到的事情。
1695年9月12日,鉴于上述种种问题的严重性,时任英国财政部长的威廉·朗兹发表了一篇带有政治色彩的经济论文,叫做《银币改造论》。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货币的大讨论,或者说是大争论,这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次大争论极具历史意义,它可以被理解为现代货币与古典货币认知上的分水岭,由此往后,人们对货币的理解日趋成熟化,从而对现代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建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