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变观念,众人认同的并不一定正确(3)

管理是服务,不是控制

每个人对于管理都有自己的定义,但不外乎一点:管理,本质就是一种控制。比如管理一个企业,就是控制一个企业,不要让它倒闭或者出现经济上的问题;管理员工,就是控制员工,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服从上司的安排。

控制,已然成为管理的代名词,很多人都非常认同。但是认同的人越多,并不意味着这个结论就越正确。事实上正好相反,管理,其本质不是控制,而是服务。管理企业,就是为企业服务;管理员工,就是为员工服务;管理客户,就是为客户服务。这么做,不是简单地把服务意识引入管理当中,而是用这种方式去诠释管理,这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如果不信,不妨看看笔者的一个朋友,他的成功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他是笔者一个非常熟悉的朋友,从1996年开始,先后兼任香港、深圳、惠州三地关联企业7大公司的总经理,连年盈利。到2000年,年总产值达到4.7亿港元,创造税利高达6000万港元。

很多人都问他:你是如何做到的?包括我在内,也想知道这个答案。

他在总结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时说:“我兼任7个企业的总经理,经营7个不相同的制造业项目,一样洒脱,应对自如,各个企业赚钱盈利,主要是依靠管理机制创新。传统的观念说管理是控制,是敦促员工按管理者的意愿行事。我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是服务,管理工作就是指明方向,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资源,让员工自觉完成。让每个员工都认识自己的力量对公司的利益举足轻重,有所影响。员工都深切地了解到企业的前途与个人前途紧密联系,直接地感受着企业的脉搏,与企业脉搏同步跳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那么怎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服务于员工呢?

第一,站在员工背后支持他。

企业领导者要学会站在人才的背后,支持他们实现岗位目标,创造业绩。这种支持不只是放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真诚实在,除精神支持之外还要提供物质支持,用充裕的经济条件保证他们实现权、责、利。把握好管理机制,形成整体有效的管理体系,明确权责,同心协力实现经营目标——赚钱盈利。这就是经营企业能够获取盈利的基本底蕴。

第二,给员工指明方向并提供资源。

管理工作就是向员工指明方向,向员工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资源;正确的决策大都是由公司最底层的员工提供的资料做出来的,如果靠领导者拍脑袋去臆断决策,失误的比重会比较大。让员工自己做决定实现目标,自主地进行工作,会更有利于办好企业,有利于实现经营成功。

第三,帮助员工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的定位。

如家居摆设一样,放得好就给人以舒适、整洁、美满的感觉,如果位置不对,杂乱无章,就会给人很凌乱、很糟糕的印象。人也一样,社会中任何地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有各自的位置。具体到企业中,或企业领导者,或中层骨干、部门经理,或一般员工,是什么角色,就置于什么位置干好什么工作。秩序一乱,企业就会乱套,就不能正常运作。只有进入角色,站好位置,保持程序、步调一致,企业才能前进。企业领导者能够从理念到行为都注重生产效率和人际关系,布爱施政,更能实行有效管理。

第四,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

爱心奉献,比制度、规章更有感召力,它能使企业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协调,使员工同心同德,在合作、信任、友爱、团结、奋进的氛围中顺利工作。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支配下,统一企业员工的行为,则大家都友爱团结,奉献为荣,共同努力,必然能够促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另则,用爱心去关怀合作者,对合作伙伴注意讲奉献,给合作者留有利润空间,令合作者赚钱,则能双赢双利,生意才能长久,越做越大。

看了上面这四点,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商道真经:如何摆正企业CEO自己的位置?

企业CEO,是企业的领头羊。

到底是控制员工,还是服务于员工?不同的状态有着不同的结果。如果是控制员工,CEO就处在一个“集权者”的角度上,而服务于员工,则处在一个“公仆”的角度上。

到底是集权者还是公仆?这关系到CEO的心态问题,要想摆正自己的位置,CEO最应该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要达到目标,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要做到位:

(1)放低自己

放低自己,简单点说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很多企业的CEO都有一种不好的心态:如果这个企业离开我就不行。我们不管这些人说得是不是事实,有两点是肯定的:

第一,他的这种言论、想法很容易招致员工的不满。

第二,有这种想法之后,不容易把持住自己,以致出现固执己见、耽误大事的情况。

放低自己,明白一个事实:这个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更不用说这个企业了。这个道理值得思考。

(2)分权

位高则权重,权重则易迷失自我,形成绝对权力。在官场上有句话:绝对权力造成绝对腐败。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绝对的权力也很容易让领导者出现飘飘然的情况。最终的结果是找不到自己,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行为对企业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设置董事会,还是在决策前听取智囊团的意见,都是可取的。

(3)做事到位,但不要越位

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工作越位往往说的都是下属。事实上,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越位,包括CEO在内。所谓越位,就是做了自己不该做的、或者不应该由自己来做的事情。作为CEO,主要工作就是决策,如果他跑去策划方案或者打印文件,这就是一种越位。时间长了之后,他的脑子会变得模糊:到底哪件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