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要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的“送神日”开始算起。送神日就是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神是天庭派驻在家户的厨房、职司监察功过善恶的官吏,二十四日当天就是灶神要返回天庭述职的日子。因此,为了“上天传好话”,人们会在当天清早祭祀送神,并焚烧象征交通工具的“云马纸”,还要敬备甜汤圆,让灶神可以坐车回天庭,而且嘴巴吃得甜甜的,为他们向天帝美言几句。台湾就有把甜汤圆粘在灶嘴的习俗。
灶神返回天庭后,天帝会另派天神下凡巡视。因此,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当天,人们要注意言行,不能打骂,或是说不吉利的话,也不能晒内衣,免得被天神记上一笔。
送神之后,就算年关开了。首先要“清尘”,也就是年终大扫除,这个习俗远自宋朝《东京梦华录》就有记载。特别是神明雕像、祖先牌位等祭祀用品,平常是不能动的,只有送神后可以拿下来清洗、擦拭。台湾有句谚语说“大拼厝,才会富”,也就是说,过年前一定要把全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才会财源滚滚。
清尘后,就要办年货、大采买,制作象征吉利的各种年糕,像是象征好彩头的“菜头”(萝卜糕)以及发财的“发”等,然后准备除夕当晚全家“围炉”的年菜。
过年的高潮要从年三十的除夕展开,在台湾,当天下午二时至四时要先进行“辞年”的祭祀仪式,先祭天再祭祖。接着,全家团圆开开心心共享丰盛的年夜饭,然后一起守岁;到了午夜十二时,就燃放鞭炮欢庆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要先进行“开正”的祭祀仪式。“开正”的意思就是在新的一年开启时刻,全家张灯结彩,并在神桌供奉各种年节食品,祭祀上天与祖先;开正的时间则随着每年干支的时间而有不同。
在台湾,年初一的习俗非常多,但必要活动就是“行春”,一般就是到附近寺庙上香祈福,也有求吉利的方向再“出行”的趣味习俗。然后就是到亲友家拜年,互道恭喜发财,绝对不能讲不吉利的话,或是做触人霉头的事情,不然会倒霉一整年。也因此,年初一还有很多禁忌,例如不倒垃圾、不打骂小孩、不碰刀、不拿扫把等等。
大年初二就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这个习俗的源起也与“年兽”的传说有关,嫁出去的女儿可以在这一天返家探视父母是否平安。在以前传统农业社会,女人出嫁后就不能随便回娘家,只有年初二这一天,女儿可以带着夫婿跟小孩一同回家做客,而且一定要带礼物,俗称“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