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孩子天生喜欢自主

 

孩子天生就喜欢指挥“自己这个人”做事,也就是我们说的自主。独立自主的精神是健全自我意识的重要一部分。

多年前,心理学家卡罗琳·罗威-科利尔刚刚成了新手母亲。儿子六周的时候一个亲戚送了一个床头转铃。如今这种玩具大多是电动的,一按按钮,小动物们就随着音乐旋转起来,孩子们喜欢盯着看。那时候,都是手动,一会儿就得上次弦。卡罗琳想偷懒,就用一根布带,一头绑在玩具上,一头绑在孩子的右脚腕上。孩子的身体无意识扭动时,发现玩具也动起来。孩子便动来动去地试验,发现自己的右脚腕和玩具有关系,很开心,继续踢腾右脚。

踢累了,孩子睡了一大觉,醒来睁眼一看见那玩具,右脚就开始踢腾。她心中一惊,“这不说明他记住了前一天发生的事吗?”所有这样大的孩子都有记忆吗?他们的记忆能保持多久?他们的记忆和大人的有何不同?

总之,利用把孩子的脚腕和某种玩具连起来作为基本的实验方法,再变化两次实验相隔的时间,变化玩具的形状,甚至婴儿床上的摆设,卡罗琳和其他心理学家历时数十年作了大量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婴幼儿记忆的秘密。和大人一样,从出生起婴儿就有记忆能力,时间越久,记忆就越容易消逝,但如果给他们一点提示,他们又会记起来。

这件事和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有什么关系?它说明人类天生就有控制环境的冲动。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孩子之所以见了玩具就踢腿,是因为他突然发现“哇,我可以让这玩具转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当然,这么大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但他会朦胧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某种自己可以控制的动作,会导致周围某件事情的发生。发现自己竟能控制周围的局势,是件让孩子万分高兴的事。这种感觉和相关的行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起来,造就了人类的自主意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