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如莲时光

◆ 赞美如莲时光

时间粗线条地勾勒出我与莲相处的最真时光。

中午,跟她匆匆通了个电话,在黑暗中沉思了片刻,心忽然宁静下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便上了红袖读书杂谈论坛,打开“宁静的光”的帖子,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这样的一行话:“我没有太多的热量,只给你一点点的光……”画面上是一团小小的烛火,散发着温馨而隽永的光,却因为小小的,而充盈了云岚霞霭的天际。人登时便怔住了,好像积蓄了许多话想对她说,却说不出来,心头某一处遥远的情结便随着背景舒缓的音乐,深深浅浅地弥漫,飘远飘近。

她在电话中提到了莲,其实她本身是一个莲心慧质的女孩,因为这句话,我想起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仔细玩味着这段话,似乎看见她在一个城市里,如莲一样清丽的样子。

莲于我而言,便如优昙花一般,在佛法中常用于人生或生命的譬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浮华的尘世闪着清冽的光。它多盛产于江南,于我的故乡福建一带,我却见之颇少。记得中学读书时,读周敦颐《爱莲说》便滋生对莲无限美好的向往。但当时我没有见到。这个心愿直到几年后,远赴四川求学,才有缘分与之第一次邂逅,而在多年以后遇见如莲般的她同样令我始料不及。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几个好友相约着去学校附近一处茶馆泡茶。因为时间的缘故,那时的一切很多都淡忘了,连相约的人是谁,遇见的人是谁,说了些什么话,都了无痕迹。就如午中一场勉强的梦,醒来回归不知名的深处。然而我却见到了那一池塘的水。其实那已经不是水了,因为当时我们是坐在十多米见方的亭榭上,那方池塘就在我们放眼处,莲亭亭展开,像挽着的手铺满了水面。

周围的茶客真正观莲的其实很少,因此可以这样说,那方池塘与一泓碧水、盛开的莲当时是属于我的。我拥有那一时的莲,它的绚烂仿佛为我开放,而莲呢?却是寂然不语的。在中午陈旧的时光下,它潜移默化,攀住季节的末梢,把一季的美好开得无比浓烈而生机盎然。它似乎在等待那些远道而来的旅人,柔美的花与枝蔓应着风,合着或远或近惊起的足音而一开一合。在安静的午后时光里,它们需要一种安静的远观,不要你高声讲些赞美的话,只需沉默不语。默契已然动容。

而我想灵山的佛祖应该是最懂花的人吧!他与迦叶的拈花问答,其实已于无声处洞悉天地间最美的禅机。莲花已是当机立断,禅宗史话,机锋迭现,于莲却是善莫大焉。当时的我是不会领会到这些的,正如十多年前,与一行人,气喘吁吁地从峨眉山的雷洞岼步行到金顶,沿途错过的风光,也只有在今天补缺拾遗地捡起,但真正的一些情怀却永远不会回来。

那次观莲至今,已是十多年过去了,对我而言,如今与莲接触最紧密的无非是平时饭桌上的莲藕。那咬在牙齿上的植物果实,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好像是莲的一种秘密被人破解。后来,我在网络上、书本里看到许多关于莲的文章和图片,却丝毫没有想起为它写些什么。在我的心灵深处,它一睡千年。等待的人,还在遥远的旅程中行走。直到今天中午,无意中的一个电话,使我意识到,其实关于莲,它在时间里的摇曳,已是呼之欲出。

午后的阳光,很淡然。几天来,心情的郁闷仿佛随着电话中她关于莲的问答,烟消云散。其实在生命的每一个路口,都有一朵莲在盛开,不是你的,交错而过,属于你的,它安然落在心里,在心岸的池塘,濯清涟而远待,层层绽开。在莲的面前,红尘中许多关于名利的争夺,真的可以舍弃。关键在于,一生里,你需要哪一朵莲?

忽然间想问她,你喜欢莲的什么?其实也无需回答,关于莲,对于玲珑剔透的女孩,正如士人手中的书,答案也自如禅锋的拈花微笑吧!一种默契,如晨光,在你最宁静的时刻悄然来临。然而在我心中,她却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莲,在我走过的每一处,散发着悠远的清香。只需静静一望,幸福弥漫心间。

十多年前的那次最真切的望莲之旅,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想到后来因为一个女孩,重新想起湮没的光阴,那些记忆里的莲从女孩的口中轻轻吐出,像一个秘密,它无可抑制地生长。对于莲,她是如此的熟稔于心,那么对于一生,莲开满了水面,执手相望的人又是谁呢?时间可以湮没许多往事,但真正的一些东西,其实可以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心中。许多赞美的言语,往往来自灵机一动,默契的感觉比莲的独自绽开还要清晰。我们毫无选择地来到这个世界,随时调整对于周围人或事的态度,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智慧。灵活处世,随机观心,多一些赞美的心情,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世间上,一切如人所意。粗线条的生存,细腻地感受生活的美。即使是一朵青莲,在含苞欲放之际,会心一笑也已安然别在层层绽开的心田上。

观心自照:六祖慧能偈云:菩提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对于生命,在一般人的“器世间”和“有情”世间里,我们应该以无限的柔软悲悯来看待其间的一切,打破差别,打破贪嗔痴,澄清染着身口意的一切毒汁,展示纯一无定的禅定风格。比如对于一朵白莲,智者会引起心空苔痕般的辉映,宁静无暇。人生天地间的妙味无非在于一呼一吸间。与广袤的时空对峙,求得一种身心上的和谐;在扭结的摇摆中,呼唤一样平衡,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里明确自身的责任与追求。生命简单到呼吸刹那间,这极短的一瞬实已包含许多生活的大道理。而作为人群中的一分子,我们要处理这之间许多关系与矛盾,因此把握处世的平衡关键点至关重要:笑即呼吸。左脚与右脚支起我们的行走;左脑与右脑实现我们的思考,而微笑着呼吸天地间的凛然正气,诚如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正气,已成为心灵或精神上的最佳表达。要做的,我们必须要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