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芳
三十年前,我在厦门大学外文系攻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徐元度(霞村)教授告诉我说,福建人民出版社约请他组织人手翻译介绍一些当代英国文学的小说,他要我承担其中的一册。接到这个任务,我自然十分高兴。大家知道,自一九四九年以来,我国对当代西方的文学研究可以说基本上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尤其是在十年动乱中,当代英美文学成了禁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有人敢于翻译出版?改革开放之后,国门打开,我们又有机会接触到当代英美作家的优秀作品,这自然令人十分兴奋。至于选题,在徐师的首肯下,大家选定了活跃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文坛以“愤怒的青年”为代表的作家群体。记得当时确定的作家便有金斯利·艾米斯、约翰·韦恩、约翰·布莱恩和戴维·斯托里等。
我之所以选定《打死父亲》进行翻译,一个是因为它情节曲折,故事动人,也就是“可读性比较强”。二是当时人们对“代沟”的问题讨论热烈,这本书的主题恰好是这一点。不过,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禁不住时时会有些疑惑:“像本书主角杰里米这样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青年人,不好好读书,跑到夜总会弹钢琴,岂不是有点不务正业。这样的书会不会被人批评为对中国读者没有什么教育意义?”如今回想起来,这种顾虑真令人觉得可笑,这也说明, “解放思想”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几年后,《打死父亲》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记得《文汇读书周报》和《新民晚报》等均有短文介绍。《读书》杂志还刊发了长篇的评论文章,后来,该书还获得了华东地区图书出版二等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书的版权转给了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反应也很好。我收到过好几封读者来信,询问何处可以购到该书。
如今,译林出版社旗下的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再出新版,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有价值,就看它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打死父亲》的中文本问世已经二十余年,读者仍然需要它,这是很令人欣慰的。
有趣的是,二十年前我在英国游学时,还去拜访过本书的作者约翰·韦恩,同他谈了他的作品。关于这次访问,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写过一篇访问记,现附在下面,供读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