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大脑的神经可塑性(3)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少谈大脑的结构,但为了了解神与灵性的过程如何影响大脑,却有必要牢记六个结构体,分别是额叶、边缘系统、前扣带、杏仁体、视床(或丘脑)与顶叶,在本书第48页,有一幅这些结构体的结构图,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用简单的方式来看待大脑这些重要的部位。

首先,想象你的手掌中有两枚去壳的杏仁,分别代表杏仁体的两半,这是在我们感到恐惧时,主管战斗或逃跑的响应机制。接下来,想象有一枚去壳的核桃的两半放在掌中,这则是你的丘脑,这个部位负责把感官信息送到大脑各个部分,并告诉我们意义何在及真相为何。

现在,先握掌成拳并竖起前臂,使指关节朝向天花板,这时,前臂相当于脊椎,拳头(包括杏仁与核桃)则是边缘系统,是大脑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所有爬虫类、两栖类、鸟类与哺乳类都拥有的部分。边缘系统关涉的是记忆编码、情绪反应及其他身体功能。

接下来,拿四张20cm×10cm的纸,放在拳头上,将纸弄皱,与拳头紧贴,就这样,便有了一个人的大脑。这四张纸的大小与厚度相当于新皮质,一个人一生所学包括所有记忆、信念与习性全都储存在此,这里也是大脑所有的视觉、听觉、运动、语言与认知的运作中心。纸的百分之三十是额叶,位于双眼的后上方,几乎所有的意识都由它主管,包括逻辑、理智、专注、语言能力与自主动作。

接下来,注意褶皱纸张接触大拇指的地方,这里相当于前扣带,是发动社群意识、直觉与同理心的部位,也包含一种特有的神经元,是人类与少数灵长类才拥有的。这些神经元的存在仅有一千五百万年,至于杏仁体(拳头所握的杏仁),则已经在其所在部位制造了四亿五千万年的恐惧。灵修特别能够强化前扣带,一旦做到这一点,杏仁体的活动就会减少。

还有一个区域也是必须记住的,那就是位于耳朵后上方的顶叶。虽然这个部位所占比例不到纸张的四分之一,却在你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中,为你提供对本我的认识。当这一区域的活动减少时,便可以感觉到自己跟神灵、宇宙以及自己所专注的任何念头合为一体。

以上所述,将五亿年的神经演化浓缩成了六段文字,同时告诉我们,静观修行可以改变大脑中的这些部位,借此改善身心健康。事实上,甚至可以改变大脑观照现实的方式。

马克与我都认为,新旧大脑之间这种内在神经的冲突,传统的宗教团体从直觉上就已经认知到了,某些传统便经由不断的尝试发展出静观修行的法门,借以强化与知觉、同理心及社群意识相关的神经回路。这些回路一经强化,可以使人更有合作精神、更加儆醒,并缓和容易愤怒、恐惧与猜疑的天性。静观修行使我们的先人得以看见更美好的世界(或许还包括来世),而大脑中的创造机制则赋予我们力量,使这些想象得以实现。最重要的是,静观修行可以使我们更为善解人意并心怀慈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