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的学理(3)

我们在宾州大学灵性与心智中心(Center for Spirituality and the Mind)的同仁,目前正研究锡克教徒、苏菲教派信徒、瑜伽修行者与高深的禅修者,针对灵修与宗教修行所引起的神经化学变化进行追踪探索,得出下列结论:

1.对于神,大脑每一部位所建构出来的知觉都不相同。

2.每个人的大脑都以独有的方式,将对神的知觉加以整合,赋予神不同的意义与价值。

3.即使不带任何宗教信仰的色彩,灵修也可以提升大脑的神经机能,由此改善身体与情绪的健康。

4.对神和其他灵性价值密集而长期地观想,似乎可永久改变大脑中控制情绪的部分,提升有意识的本我(self),并塑造我们对世界的感官知觉。

5.静观修行可以强化特定的神经回路,产生宁静、社群意识与慈悲心。

灵修也可以用来增强认知、沟通与创造力,假以时日,甚至可以改变神经对现实本身的知觉,只不过这个现实并不是我们能够客观证实的。相反的,按照我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三个不同的现实相互混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界的运作模型。这三个现实是实际存在于我们大脑之外的外在现实及两个内在现实。内在现实即大脑所建构出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地图,其中之一是潜意识,主要关心的是生存以及身体所需的生物性维护。但这一地图并非世界本身,只是帮助我们行走的地形地势指南。除此之外,人类还建构了另一个内在现实,即我们的意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个现实极度不同于由感官与情绪回路所形成的潜意识。我们虽然都知道有这两幅内在地图存在,但这两个内在现实之间的沟通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还有待我们去发现[1]()

总的来说,意识所代表的那个现实与实际存在于大脑之外的世界相去最为遥远,因此,神若确实存在,就有三个现实要加以考虑,分别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神、潜意识对神的知觉以及意识在额叶、颞叶和顶叶极小部分中所建构出来的形象与概念。我的目标是要证明灵修有助于这些内外现实之间断层的沟通,使我们得以跟这个实际存在的世界更为接近。尽管我不知道目标能否达成,但静观修行与宗教仪式所带来的益处却是无可否认的。

[1]①?人类意识的本质一直是科学界中有激烈争议的一个题目,有关大脑建构真实的机制,科学界也了解不多,其假设是,有两幅内在的现实图像并存。马克与我将两项重要的理论合并——分别由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与艾瑞克·坎德尔(Eric Kandel)提出——利用我自己最近完成的一项核磁共振造影研究,显示静观修行可以刺激纹状体内部产生活动。根据坎德尔的理论,在大脑制造满足与安全感的机制中,纹状体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的大脑扫描显示,在静观修行当中,纹状体释放的多巴胺增加,这有助于说明修行者感到放松、幸福与平静的原因。纹状体将这一讯息送往大脑许多部位,包括将我们对外在世界知觉整合起来的丘脑。对于这种情形,大脑视之为一种内在的真实状态,但另外一种对真实的内在体验则与屏状核有关,克里克认为,屏状核乃是大脑产生意识的钥匙。

有趣的是,屏状核与大部分皮质紧密相连,丘脑却是例外。坎德尔认为丘脑产生的是整体的真实感,但很明显的,这种真实感与纹状体所产生的真实感是互不相连的。换句话说,真实的图像有两组,一组是意识的,另一组是潜意识的,对于外界输入的数据,两者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处理。没错,通过其他神经回路,两者或许多少有所整合,但从神经失调所收集得来的证据却强烈显示,大脑确实具有完全不同的现实图像。我们发现,高阶修行者的丘脑中有不寻常的对称活动,如果我们把这个模型套到这一发现上,很自然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灵修可以产生独立的另类真实领域,或有可能有助于把大脑中两个分离的真实领域统一起来。我们进一步假设,丘脑的对称可能会使灵性的概念感觉起来是客观的真实,有如大脑对外在世界其他物体的感知。然而,对于这种现象意识的参与也不容忽视,因此,没有一个理论或神经回路可以说明这独特的人类经验。举例来说,最近有关楔前叶的研究显示,在意识对世界的感知中,大脑扮演着关键角色,此外,打哈欠也会增加楔前叶的活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