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二十四(19)

哲人云亡,至言斯絕,無復談玄垂訓,開發我心。

彝綱弔聞之,曰: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繫焉。

〔注〕言體道者,人之宗主也。

今於道,秋豪之端萬分未得處一焉,

〔注〕秋豪之端細矣,又未得其萬分之一。

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瓦夫體道者乎。

〔注〕明夫至道非言之所得也,唯在手自得耳。

〔疏〕姓拿,名鋼,隱者也。繫,屬也。聞龍吉之亡,傍為議論云:體道之人,世間共重,賢人君子,繫屬歸依。今老龍之於玄道,猶豪端萬分之未一,尚知藏其狂簡,處順而亡,況乎妙悟之人,曾肯露其言說。是知體道深玄,忘言契理者之至稀也。

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

〔注〕冥冥而猶復非道,明道之無名也。

〔疏〕夫玄道虛漠,妙體希夷,非色非聲,絕視絕聽。故於學人論者,論曰冥冥而謂之冥冥,猶非真道也。

於是泰清問乎無窮曰:子知道乎?無窮曰:吾不知。

〔疏〕泰,大也。夫至道宏曠,恬淡清虛,囊括無窮,故以泰清無窮為名也。既而泰清以知問道,無窮答以不知,欲明道離形聲,亦不可以言知求也。

又問乎無為。無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數乎?曰:有。曰:其數若何?

〔疏〕子既知道,頗有名數不乎?其數如何,請為略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