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若必謂無之逃物,則道不周矣,道而不周,則未足以為道。
〔疏〕無者,無為道也。夫大道曠蕩,無不制圍。汝唯莫言至道逃棄於物也。爻其逃物,何為周褊乎。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注〕明道不逃物。
〔疏〕至道,理也;大言,教也。理既不逃於物,教亦普褊無偏也。
周褊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疏〕周悉普褊,咸皆有道。此重明至道不逃於物,雖有三名之異,其實理指歸則同於一也。
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
〔注〕若游有,則不能周褊咸也。同合而論之,然後知道之無不在,知道之無不在,然後能曠然無懷而游彼無窮也。
〔疏〕無何有之官,謂玄道處所也;無一物可有,故日無何有也。而周褊三者,相與敖游乎至道之鄉,實旨既一,同合而論,冥符玄理,故無終始窮極耳。
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問乎。
〔注〕此皆無為故也。
〔疏〕此總欺周褊咸三功能盛德也。既游至道之鄉,又處無為之域,故能恬淡安靜,寂寞清虛,柔順調和,寬閑逸豫。
寥已吾志,
〔注〕寥然空虛。
〔疏〕得道玄聖,契理冥真,性志九夷,寂寥而已乎。
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
〔注〕志苟寥然,則無所往矣;無往焉,故往而不知其所至;有往焉,則理未動而志已至4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