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士壞植散掌,則尚同也;
〔注〕所謂和其光,同其塵。
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
〔注〕潔然自成,則與眾務異也。
斔斛不敢入於四境6,則諸侯無二心也。
〔注〕天下相信,故能同律度量衡也。
〔疏〕天下大同,不競忠諫,事無隔異,則德不彰,五等守分,則四方寧謐也。
文王於是焉以為太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沱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
〔注〕為功者非己,故功成而身不得不退,事遂而名不得不去,名去身退,乃可以及天下也7。
〔疏〕俄頃之問,拜為師傅,北面事之,問其政衍。無心榮寵,故泛然而辭;其意消聲,故昧然不應。由名成身退,推功於物,不欲及於天下,故逃遁無聞。然呂佐周室,受封於齊,檢於史傳,竟無逃迸,而云夜遁者,蓋莊生之寓言也。
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
〔疏〕顏子疑於文王未極至人之德,真人不夢,何以夢乎?
仲尼曰:默,汝無言。夫文王盡之也,
〔注〕任諸大夫而不自任,斯盡之也。
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
〔注〕斯須者,百姓之情,當悟未悟之頃,故文王循而發之,以合其大情也。
〔疏〕斯須由須臾也。循,順也。夫文王聖人,盡於妙理,汝宜寢默,不勞譏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