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裸婚、隐婚、试婚(3)

隐婚

至于隐婚,也是自己的事,可算是隐私权被更多人理解且放大后的社会效应。但隐婚的动机是有趣的,好比最近电影《隐婚男女》,女上司要找个未婚男做助理并不是为了方便上床,仅仅是希望有个大汉24小时惟命是从地当跟班;隐婚的男助理也不是为了巧取拈花惹草的机会,不过是想谋个高薪工作让老婆生活得更开心。但事情总会倾斜到你想不到的方向,这就是传说中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知情的女老板对隐婚男助理有了暧昧好感,而隐婚男助理才发现自己无恶意的隐婚使别人有了当然的示好机会,于是只能尴尬收场。不尴尬的收场则是两人任凭激情淹没,然后各自回去离婚,也可能不离婚只偷情。这些早就超越了最初的隐婚初衷。如果隐婚只是为了获取一些暧昧好感带来的经济便利,那就真成了抨击者口中的坐台不出台,但实际上有多少个坐台的坚持不出台?价钱而已,早晚而已。

试婚

有个电影叫《桃花运》,梅婷扮演一个传统观念深重的可爱女孩,遇到了一见钟情的白马王子,但对方是个先锋派,要求婚前性行为,类似试婚。两人的观念针锋相对,互不退让只能分手。但电影的最后是喜剧效果,英俊男友放弃了自己的先锋观点,同意把两人的初性留到婚后初夜。这并不是电影效果,就是真实的生活,个性观念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丢盔卸甲。有时候妥协的也可能是女性,说不定她愿意为了心中的王子放弃先婚后性的坚持。从心理学上说试婚成功并不能保证婚后一定幸福,这世界没有一定的事,正是不一定才是生命力和多样性的源泉,试婚仅仅是短暂的相处,而婚姻则是漫长的时光和琐碎的磨合。话说回来,买条裤子还得试试肥瘦,何况婚姻大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婚前尝试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也没什么问题,至少可以排除一些基本障碍类型,比如性无能的,非常斤斤计较的,玩命奢侈的(奢侈得起的除外),有重大不良嗜好的,等等。可伪装的东西试婚考察不出来,比如分担家务,比如家庭暴力,只能在婚姻中相处了解。但既然已经爱了,就别患得患失地折磨自己,大不了重新洗牌嘛。

归根结底心理学似乎没有帮什么忙,只是让人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违法犯罪除外),并接纳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换言之就是玩得起输得起。生活已经够累,就不必招惹滥好心的道德卫士打击自己了,反正他们还有的是地方发挥余热。

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让我们的脚步跟随着心灵,从这里去往下一站幸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