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是指由职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所综合决定的人在社会中的阶层。这是影响非洲裔美国人的性价值观与性行为的重要因素(Staples & Johnson,1993)。例如,一项针对寻求HIV咨询与检测的白人女性、黑人女性、拉美裔女性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而非族群,才是与HIV感染风险行为直接有关的因素。低收入的女性较多拥有具感染风险的性伴侣(如注射毒品的性伴侣),也较多面临更大压力以及其他与风险性行为相关的因素(Ickovics et al.,2002)。
价值观与行为是被文化和社会阶级所塑造的。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黑人亚文化,深受贫穷、歧视、结构性从属(structural subordination)的影响。与中产阶级的白人和黑人相反,低收入黑人倾向于在较小的年龄开始性交,并且更可能拥有非婚生子女。由于贫穷、暴力的影响以及对贫民区生活的社会偏见,许多低收入家庭的黑人小孩都没有“天真烂漫”的童年,而且童年的时间也较短。他们被迫早早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生活在贫民区的黑人与中产阶级社群的观念不同,他们认为非婚性行为不算违背道德,也没什么不光彩的。因为性是自然的,所以非婚性行为并无不妥,只要双方关系认真即可。此外,由于自身生存尚无保证,青少年可能自觉没有理由去等待一个虚幻的未来。在贫民区的亚文化中,男孩们往往放肆地纵欲,像在参加一种竞赛。在他们看来,性不是伴侣间增进亲密的方式,而是在同伴中获得地位的手段。对于女孩来说,性则是成熟的证明,是她们成为女人的标志。
对于许多贫民区的黑人少女来说,当妈妈就意味着变成了女人(Zinn & Eitzen,1990)。黑人社群很重视孩子,因此大都不会责怪未婚妈妈。无论哪个阶级的黑人,都没有“私生子”的概念,所有孩子都受到重视(Collins,1991)。
在非洲裔美国人中,单身的女性比男性多。这种性别不平衡现象是黑人男性的高死亡率、高监禁率、高吸毒率的结果,这些高概率往往根源于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如果非洲裔美国女性想要孩子,她们多会选择成为不结婚的单身母亲。此外,无论白人还是黑人,单身生活方式与较多的性伴侣、较缺乏避孕意识以及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感染率有联系。
尽管关注非洲裔美国人的研究不断增多,不少地方仍需我们的努力。例如,研究者应该:(1)去探索所有非洲裔美国人的性态度与性行为,不要仅仅局限在青少年中;(2)通过非洲裔美国人的文化视角来审视黑人的性象;(3)运用文化等值观,避免将白人与黑人的差别看成内在差异的表现。(文化等值观[cultural equivalency perspective]认为,从根本上说,一个族群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与其他族群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