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于胡克的研究将男女同性恋误判为心理病态,原因有二:第一,因为研究者大多是临床医生,他们的调查样本全是寻求治疗的同性恋者。研究者没有把他们的发现与一个由异性恋者构成的对照组相对比(对照组[control group]是指不参与治疗或实验的一群人,用于控制任何来自实验之外的变量,比如某家大媒体对实验主题的报道)。第二,研究者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倾向于相信同性恋是病态的。因此,他们把研究对象的情感问题自动归因于他们的性倾向,而不去探寻其他原因。
近期的贡献:米歇尔·福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作为文化史学家和哲学家,福柯探究了社会如何创造社会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强化既有的秩序。他最著名的性学著作是《性认知史》第一卷(The History of Sexuality,Volume I,1980)。对于追随社会建构论的学者,特别是致力于研究性别、同性恋的学者,此书如同醍醐灌顶。
福柯挑战了性象源自天性的观念。相反,他认为性象源自社会。社会“建构”了性象,包括同性恋和异性恋。批评福柯的人认为,他低估了人类性冲动的生理基础以及个人对自身性象的创造。
当代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研究〓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II)的心理障碍名单中删除。其后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社会学协会也发表了类似决议。在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代表们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说明对同性恋施行的“修复疗法”是有效的。这个声明也重申了早些时候的学会立场:没有理由要通过“治疗”改变性倾向,因为同性恋根本没有“错误”。199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发表了反对“修复疗法”的声明,从而跟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医学协会、美国心理辅导协会以及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站到了同一阵线上。
随着心理疾病模式被学术界所摈弃,男女同性恋、双性恋的社会学研究与行为学研究都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研究不再以同性恋的成因和治疗为焦点,当今大多数研究在涉及同性恋时都持有中立的态度。
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
历史上,性研究一直着重于健康防疫议题,从而“将性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与行为风险放在了优先位置”(di Mauro,1995)。鉴于HIV/艾滋病的全面流行状况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强调健康防疫确实重要,但一味强调这方面,容易让人忽视个人行为的完整面貌,以及驱动这些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黛安娜·迪毛罗(Diane di Mauro,1995)认为,关于性象的应用和基础研究亟需优先关注三个领域:第一,运用拓宽了的性象定义、提供全面的人类性象知识的研究;第二,根据沟通的需求而调谐过,并纳入了适当的评估程序的干预研究;第三,用更包容而正面的态度来描述性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