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忠诚作为我们行动的准则,不锱铢必较时,我们也是在无视忠诚。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博弈,违背了囚徒困境博弈的理性思考:要想追求更大的利益,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无视当前的短期利益。这意味着学习反射习惯—美德—从而推动我们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甚至当那些行动并不合乎情理,与理性思考得出的眼前的自身利益不相符。(恶习也是一种反射习惯,通常会扰乱我们的理性判断。它和美德发挥作用的方式一样,但两者也有着不同,恶习不会帮助我们实现自身利益,相反,恶习这种习惯还会损害我们的长期自我利益。)
在现实世界里,囚徒困境的场景每天都在全美各地的各个办公室里上演。甚至当警察给嫌疑犯提供了好处,他们也不会迫切地作出决定。这部分是因为,在真实世界中,计算自我利益的矩阵是非常复杂的,仅仅一个简单的囚徒困境理论是无法涵盖所有的奖赏和惩罚的。出卖朋友可能会缩短你入狱的时间,但也可能加重你的罪行,甚至出现更坏的结果。贫困区的犯罪团伙已经建立了一种公共服务宣誓运动,以警告那些告密的人,“告密就用针缝上你的嘴”。这是他们的口号,而且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了。
即使那些没有受到犯罪团伙威胁、恐吓的人,当警察要他们揭发他们的朋友、爱人或者家人时,他们通常也都不会配合。不过,也正是朋友、爱人或者家人才能够提供指证犯罪嫌疑人最有力的证据。当代审问所依据的假设中,会给快速、有效的突然审问造成障碍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罪犯亲朋的包庇。米兰达警告,最高法院颁布这一原则旨在保护被告的权利,防止警察严刑逼供战胜忠诚的力量。现在,心理柔术已经取代了它的位置,这就是被称为“里德技巧”的审讯技术。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的科学犯罪侦查实验室发明了这一技巧,并以其中一个发明人约翰·E·里德的名字命名。凡是看过与警察有关的影视节目的人都会对这个审讯技巧有个大致的印象,警察在审讯时会恐吓嫌疑犯,冷酷地指控他们,不要妄想否认罪行,唯一能够得到宽大处理的机会就是老实交代他们自己的罪行。但是,那些被警察假设有罪的人却不是唯一面对指控攻击的人。拒绝合作的证人,尤其是那些被怀疑庇护犯罪嫌疑人的人也会受到同样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