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中国制造业应脚踏实地走向精致化(1)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

我与锡培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不仅如此,而且还由于自己学术研究的专业兴趣,我一直十分关注他的企业和他本人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方面的突出表现。现在,锡培先生可以算得上是“明星”企业家了,常常在聚光灯下受到众人瞩目,我们也常常邀请他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社每年举办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他关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精彩演讲,实话实说,都是有感而作,富有启发,而且总是能让人联想到我们这个改革时代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艰难、曲折、苦斗和精彩的历程。但是,人们知道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锡培先生是如何想的吗?

《蒋锡培管理日志》中的很多内容是锡培先生关于远东控股集团转型升级之道的观点和分析,如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产业选择和战略转型等。作为中国电缆产业的龙头企业,远东控股集团不仅一直专注于电缆产业,而且对于行业的转型升级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联系到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他的言行使我感触良多。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成功与不足是紧密相连的。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几乎是以一种“血拼”的方式来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利用低价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及较低的环境保护标准,将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世界市场攻城略地,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巨大成就,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现象和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指责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企业的“血拼”表现,因为,这是一次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会被“开除球籍”的“最后的斗争”。在这场同强大竞争对手的生死存亡的全球较量中,中国制造业在无情的全球竞争中站住了脚,挺起了腰,快速壮大,并且为国家积累了巨大财富,使自己的祖国成为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制造业优势是中国可以同国际强权一较高下的唯一“法宝”。

近几年来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各类要素价格在上升,环境保护的标准大幅提高;二是世界金融危机后,外需增长将长期低迷。所以,这种“血拼”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中国企业“血拼”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接下来必须走向文明竞争的阶段。而且,现在我们也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有能力实现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源泉必须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将越来越依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植入制造业,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第二是改进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并且不断优化管理理念和更新商业模式;第三是综合运作生产要素,即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资源,形成更长产业链上的集团化经营能力,就像是单兵种变为多兵种的集团军。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制造业的精致化的扎实基础之上,这种精致化特质必须渗透到价值理念的基因之中,而且要在本土文化土壤中获得活化的生命力。因此,工业化的本质不只是物质生产,更是文明进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