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不同党,同好不同趣(3)

正是由于“趣”之所在不同,虽是同读一本吴学昭写的《听杨绛谈往事》,止庵注重的是,分析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乃是从杨绛处听来的往事,而对其它大量篇幅的概述与评论则不予恭维,甚至嗤之以鼻(见《“听”与“谈”之外》一文)。这样的见解,或许是颇为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然而我的乐趣却完全不在于此,而是得以从蛛丝马迹中看出他们那一代著名知识分子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正如我在《往事细如丝》一文中所述,“今天汗牛充栋的历史著述和个人回忆中,人们往往只能见到,在政治斗争的压力下,知识分子人人自危,或是相互攻犴的惨烈事实。而关于相对和平年间,这些大儒们究竟如何相处交往,则鲜有记录。这本书,仿佛一阵轻风,掀开学子园中的一角,让人见到一丝端倪”。“历史的精彩,往往就在于这些点滴如丝的逸闻旧事。它不仅让我们看见历史风云的巨雷阵阵,更让我们品出人性的千姿百态,了解儒林内部的高低虚实,感悟人生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微妙。真是要再次感谢百岁老人杨绛所讲的人生故事,它让我透过如丝往事看到了这样精彩的一笔”。可见,一样的是好读书,趣实不同,而所得殊也。志似可同,却也惜不同党。

2011年7月17日

《闲读近乎勇》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